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9 (1700-1725).djvu/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四百五十六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六

  小兒吐瀉門三

  方白朮圓 藿香湯 五味異功散 益黃散 人參安胃散 七味白朮散 四君子湯

   四物湯 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 香砂助胃膏 人參養胃

  湯 四神丸 五苓散 玉露散 木瓜丸 梓朴散 二氣散 二陳湯 肉荳蔻丸 調

  元湯 感應丸 脾積丸 一粒丹 補真丸 胃苓丸 一粒丹 消乳丸 又方 消食

  丸 觀音散 香朴散 竹茹湯 蘇合香丸 青州白丸子 溫膽湯 紫霜丸 香薷飲

   理中丸 釀乳法 消乳丸 茯苓半夏湯 人參散 麝香散 白餅子 大青膏 釣

  藤飲 車前子散 定命飲子 不換金正氣散 二順散 釀乳法 沒石子丸 來復丹

   銀白散 藿香散 大柴胡湯 黃連丸 四逆散 調中湯 黃芩湯 四順清涼飲

  香橘餅 全蠍觀音散 調中散 進食丸 生薑瀉心湯 保安丸 沉香煎 三稜丸

  杏霜丸 赤痢甘草湯 至聖保命丹 釣藤散 定命飲子 朱君散 睡驚太乙丹 開

  胃丸 厚朴散 張渙厚朴散 萬全龍骨丸 劉氏方 香橘餅 二神丸 沒石子丸

  聖惠胡黃連散 龍骨散 張渙阿膠丹 神仙玉粉丹 千金七味散 神驗方 外臺方

   丁香散 聖惠黃連丸 譚氏斗門散 龍骨湯 又 黃連煎 雞骨丸 惺惺散 香

  礬丹 劉氏方 聖惠厚朴散 地榆散 胃風湯 三神丸 茅先生香連丸 乳香散

  守中湯 張渙川椒丸 粟煎湯 溫中湯 黃芩湯 張渙清胃散 香連丸

藝術典第四百五十六卷

醫部彙考四百三十六

小兒吐瀉門三

白朮圓中藏經

治小兒白瀉

白朮 當歸 芍藥 木香減半。

右等分為末,煉蜜圓如菉豆大。每服十圓、十五圓,不拘時候,米飲下。

藿香湯千金方

治毒氣吐下。腹脹。逆害乳哺。

藿香一兩, 生薑二兩, 青竹茹、 甘草各半兩

右四味,㕮咀,以水二升,煮取八合。每服一合,日三。有熱加升麻半兩。

五味異功散小兒直訣下同

治「脾胃虛弱,吐瀉不食。」

人參 茯苓 白朮 甘草炒 陳皮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三錢,薑棗水煎。

一方加木香

薛己曰:「按前方補脾胃之聖藥也。況人之一身,以脾胃為主。若小兒乳食失節,寒涼失宜,或乳母六淫七情失調,兒飲其乳,諸病頓起,當專以此藥治之,其應如響。」

王肯堂曰:「愚按前方,治脾胃虛弱,吐瀉不食,或驚搐痰盛,或睡而露睛,手足指冷,或脾胃虛弱,咳嗽吐痰,或虛熱上攻,口舌生瘡,弄舌流涎。若母有證,致兒患此者,母竝服之。」

益黃散

治「脾土虛寒,嘔吐瀉泄。」

青皮,下食入太陰倉 丁香各二錢,去脾胃中寒。 訶子肉五錢,能開胃消食止痢 甘草炙三錢、 陳皮二錢半

右為末,每服一二錢,水煎。

一方「去丁香。」 用木香。

薛己曰:「按前證若因脾土虛弱而吐瀉者,用五味異功散。若因肝木侮脾土而吐瀉者,用六君子加柴胡。如不應,或手足指冷,屬脾胃虛寒也,更加木香、炮薑。若因乳母脾土虛而肝木侮,亦治以前藥。若乳母欝怒,致兒患前證,母服加味歸脾湯。」

人參安胃散

治「因服峻劑,脾胃虧損,或成慢驚,泄瀉嘔吐,或腸胃有熱,以致前證。」

黃芪蜜炙,二錢, 生甘草、 炙甘草各五分, 白芍七分, 白茯四分 黃連二分, 人參一錢

右為末,每服二三錢,水煎。

七味白朮散

治「吐瀉,或病後津液不足,口乾作渴。」

乾葛二錢,能鼓胃氣上行,生津液,陽明經藥也。 人參 白朮炒 木香 白茯苓 甘草炙

藿香葉各一錢。

右為末,每服二三錢,水煎。

《幼科全書》。加烏梅,為治渴之聖藥。

發熱渴者去木香

吐痛加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