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9 (1700-1725).djvu/1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效。此藥最下胸中煩及虛積。

少飲子

小兒自下後得寒熱,血結成癖氣在左脅下,或寒飲,或冷食,積聚氣動,胸心留熱,不下食飲,闇瘦。宜先服少飲子散氣下食,後服「紫霜丸」 去宿食,自充溢也。

柴胡 白茯苓 人參 𪔀甲酢塗,炙令香熟 白朮各半兩

右切如豆大,水二升,煮五合,空心分溫三四服,相去如人行一二里久再服,食粥將息。

茅先生蓬朮散

主小兒痃氣,一切氣疾。

蓬莪朮、 青橘皮、 益智各半兩, 木香二錢半, 糯米一兩。

右為末,每服一大錢,用陳米飲調下,日進四服。

聖惠𪔀甲散

𪔀甲一枚,塗酢炙令黃,去裙襴

右搗羅為末,每服一錢,以童子小便一小盞,煎至五分,量兒大小分加減服之,日三服,神效。

曾氏化癖丸

主癖結氣塊,在脅之間,日久不化,乍寒乍熱,腑臟不調,米穀不消,哽氣喘促,胸腹滿悶,及理丁奚哺露。

南木香 陳皮去白 莪朮炮剉 三稜炮剉 青皮用巴豆九粒,去皮膜心,微炒熟,去巴豆

枳殼去瓤,麩炒 檳榔七味各半兩 白朮

丁香二味,各二錢 細辛燒存性,四錢。

右除木香、檳榔、丁香不過火,餘七味焙,同前三味為末,麯糊丸作麻仁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一丸,清水湯空心下。

有寒熱往來。以柴胡飲間服。忌油膩生冷。

外臺必效方

療小兒癖

車下李仁微湯退,去皮及雙仁,與乾麵相半搗之。

「右為餅,如猶乾,和淡水,如常搜麵,大小一如病人手掌,為兩餅,微炙使黃,勿令至熟。空肚食一枚,當快利。如不利,更食一枚,或飲熱粥汁即利,以快利為度。至午後利不止,即以酢飯止之。利後當虛。病未盡者,量力一二日更盡一服,以病盡為限。小兒亦以意量之。不得食酪及牛馬肉,無不效。但病重者,李仁與麪相」 半。輕者以意減之。亦須量力頻試。無不差。神效。

聖惠前胡丸

治小兒癖氣腹痛

前胡 桔梗各去蘆 赤芍 赤茯 枳殼

川大黃 當歸 郁李仁去皮,微炒,各半兩

𪔀甲一兩,炙令黃

右件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菉豆大,三歲兒,每服空心以粥飲化破五丸服,量兒大小加減。

一方無桔梗。亦作散服。

茯苓湯

治小兒閃癖,身體壯熱,頻服冷藥,冷氣漫心成癖,下焦又冷,腸結大便難。

茯苓 川芎 𪔀甲炙 枳殼炙 芍藥各二分 柴胡四分

右剉,以水一大升三合,煎至三合,空心為二服,去如人行五六里再服。忌莧子。

朱氏知母丸

治小兒腹痛不調,兼癖氣。

知母六分 𪔀甲炙,四分 牡蠣、 枳殼各三分 大黃一錢二分,紙裹煨熟

右件為末,蜜丸如菉豆大,米飲下五丸,大小量兒分減服。

柴胡飲

治「小兒七八歲多睡,或時壯熱,日加羸瘦,身雖不痛,有時痢膿,嘔逆不食,是癖氣之候。」 其疾似瘧疾,人多不識此患。

柴胡 黃芩各一分, 枳殼炒兩片 甘草

知母 芍藥各二分, 大訶梨勒煨取皮,一箇

右件為末,水一盞,煎服。

枳朮丸

白朮四兩, 《枳實》三兩。

右為末,荷葉包煨爛飯為丸,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空心白滾湯下。

枳實理中丸

枳實十六片,麩炒 白茯苓 人參 白朮

乾薑炮 甘草炙,各二兩

右末,煉蜜和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熱湯化下,連進二三服,胸中豁然。

渴者加瓜蔞根一兩

自汗者。加牡蠣二兩煅過。下利亦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