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9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靈脂炒、 全蠍炒,各半兩 巴霜半錢

以上黑丸子

右,前五色藥各另研為細末,入「巴霜」 半錢研勻,麪糊丸粟米大,一歲服五丸,乳汁送下,量大小加減,或薑湯下。

急驚,「金銀薄荷湯。」

慢驚,「生薑全蠍湯。」

六聖丸曾氏方下同

治諸積和胃,大能主氣厚腸,消疳快膈。

莪朮炮 凈黃連 陳皮 白薑炮,各五錢

南木香二錢半。

右除木香不見火,餘四味剉焙,同木香為末,每一錢,巴豆三粒,去殼膜心存油,碎切,入乳鉢內細研,同前藥再研勻,酢煮麪糊丸麻仁大,每服十五粒至二十五粒或三十五粒,五更空心淡薑湯下利三五行,勻氣散止補。此藥常服,助脾化積,進食消疳。臨睡以凈湯或湯酒下三粒及五粒,每次止丸藥末三錢,凈巴豆九粒為則。不可多合。久則味散。

烏犀丸

主諸積滯。夾驚夾風。溫胃調脾。消進飲食。吐逆酢氣。面黃肌瘦。不拘孩兒生後。歲月遠近。並宜可投。

烏犀即皂角,剉三寸長,煨灰火中見青煙起為度,取 出地上瓦盌蓋定,存性冷用七錢 舶硫黃 白薑各三錢半 陳皮 川烏炮去皮臍,各五錢 巴豆去殼膜心存油七十七粒

右先研硫黃細,除巴豆外,餘四味同焙為末,卻薄切巴豆細研,同前五味藥末搗勻,用粳米飯包作一大粽子,小瓦瓶盛水,熟煮,候冷取出,沙鉢內爛杵,細布兜緊,絞出如稠糊,安在別器內,以藥末停分同杵細軟,丸粟米大,取諸積每服十五丸或五丸或二十一丸至三十三丸,並用淡薑湯泡冷飯,取汁小盞,五更初空心送下。通利三五行。以勻氣散止補。治積滯有酢。氣。每服三丸至五丸。用淡薑湯入米酢少許。候溫空心下。

水晶丹

治驚積、食積、蟲積,腹脹煩啼惡心,食減面黃,並宜通利。此藥有頑積、驚重、風緊涎多,熱極,乃可服,非常用之劑。及急驚後,風痰未盡,免生癡疾,宜再投。

南星剉小塊。湯煮片時。 半夏湯泡去滑各三錢 滑石四錢 輕粉五十貼。 凈蕪荑二百片

巴豆五十粒,去殼,湯泡七次,又去心膜,作兩半,水煮 少時,曬乾,碎切。

右前三味焙為末,拌和輕粉,外蕪荑、巴豆同碎切,在乳鉢內細杵,入前藥末再拌勻,如「烏犀丸」 ,內製糊丸麻仁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五丸或三十五丸,糯米湯泡蔥白取汁小盞,五更初空心下過三五行,進勻氣散調補。下風痰,淡薑湯空心服。

聚寶聖餅子

取一切積。及虛中積。下風涎藥。取病甚穩。全不搜攪。

輕粉、 粉霜各四錢, 石燕子大者二枚,為細末; 延胡索大者二十八箇,為末

右四味同研勻,滴水和丸如大碁子大,仍放候陰乾。每服一餅,先用熟水浸軟,冷漿水調下,臨臥更深服後急漱口。此藥只取積滯,並不損氣,更臨時加減。

若下驚積,則每料更入硃砂、生龍腦各一錢。小兒一餅作四服,或便揑成小餅子。

吉氏追魂散

治菓子傷積

白丁香 輕粉 官桂去粗皮,各三錢

右為末,冷水調下半錢,睡時服,來日取下所傷物,用「異功散」 煎紫蘇木瓜湯調三服和氣。

沉香檳榔丸

和脾助胃,進食清神,寬胸快膈,順氣調中,悅顏色,壯筋骨,理面帶痿黃,肌膚瘦弱,過食生果,停寒在裡,乳癖腹脹作疼,及吐利瘧腫瘥後,諸疳蟲積。

真沉香、 檳榔、 「白檀香、 南木香、 丁皮。」

京三稜炮剉 神麴 莪朮炮 麥芽洗炒

厚朴刮去粗皮,薑汁炙 蒼朮泔浸,剉炒黃。

史君肉剉,瓦上焙乾, 青皮、 陳皮各去白。

縮砂仁 益智仁 凈香附 枳殼麩炒燥。

良薑製,各半兩 《甘草炙》,一兩半。

右除前五味不見火,餘十五味剉焙,仍同沉香等為末,水煮麪糊丸麻仁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溫米湯無時送下。「小兒不能吞嚥,煉蜜丸如芡實大,每以一丸至二丸,溫湯化下。」

集驗蓬朮丸

治乳食不化。心腹脹滿,一切所傷。

「三稜、 莪朮並煨」 陳皮、 香附、 《蘿蔔子》各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