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右風池屬命門。

加之「左太陽紅,傷風初熱。」

左太陰紅,感寒初熱。

左文臺紅熱有五七日傳經了。

左太陽紫,傷風再受。

左太陰紫,傷寒再得。

「左文臺紫」,二四次熱。

右「文臺紫」,久熱不退。

左太陽青風變蒸。

「左太陰青生」,驚了。

《左文臺》青再傳經,熱不解。

《印堂紅》生風熱生驚。

《痰》

右「太陽」屬三焦。

右「太陰」屬脾。

右《文臺》屬肺。

右《武臺》屬胃。

右太陽紅青,喫母感冒熱妳。

印堂青,「右太陰青,右文臺青」,此三處主痰與食。 印堂紅,心熱生痰。

《印堂青黑》。主胎中驚痰飲。

《印堂紫》,主有熱痰。

《印堂》青黃。主有風痰。

右太陰青紫,傷寒夾風熱妳。

左太陰青,傷寒妳。

《食》

右「太陰青」及文臺青、武臺青皆是食。

如「食傷」,因飽食不節,或為冷硬之物,或油膩之物,致 令頭疼發熱,嘔吐宿食肚疼。如傷在膈上,痞塞者,藜 蘆散吐之。停於肚中,嘔吐肚疼,宜用三物湯瀉之。 有滯食,緣胃弱,尅化不迭,心胸滿閉,肚疼,與化鐵丸、 消食二陳湯快膈。有中食,因其兒脾胃怯,常有停飲, 或食飽兼飲,滯而不化,痞塞三焦,如驚風搐搦,或迷 悶而不省。似夢如醉。神思昏亂。發熱。金星丸主之。

《五癇》

五癇為病廢手足,或一手一足,或兩手兩足,如癱不 隨,或啑眼,或啑口,或口喎,牽引頰車。

《食癇》為病傷肉食,手足搐動,角弓反張,或拳攣,或張 狂,大聲如羊如犬,大叫吐出,飲食方定,其飲食盡,被 痰涎包裹在其中。

驚癇為病。廢頭目。弔口目。或一目雙目。或昏或盲。或 邪視。或頭喎。或搖頭。或戰腦。

痰癇為病,此患似張狂,作之不常,或半年一作,或一 年,或一月,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一身驚搐,不廢 手足,不廢頭目。其人張狂如夢中,如半醉,燈下不知 人,皆從夢寐中作,所以無常也。忽耳不能聞,目不能 視,如狂。

飲癇為病。此患喫食不知飽。忽然連三五日不甚思 食。手足搐動。多自夢寐中食太飽亦便發作。

《痓》

若痓病如寒邪中得患者十有九死。 又熱溫病及中暑發,患熱者十無一生。

頭疼發熱,頸項強硬,不能回顧,搖頭口噤,問之全不 應人,漸漸角弓反張,痰在咽喉,響者死。仲景瓜蔞葛 根湯、小續命湯入麝,《局方》大防風湯主之。且小方脈 著書立方者一百餘家,各有所長,惟錢氏比諸家優 於切脈,後之學者,熟讀玩味,治嬰孩之疾,則百發百 中矣。

《萬氏幼科發揮》

急驚風者,肝風甚而心火從之,木生火從前來為實 邪,實則泄之。宜用「瀉青丸以瀉肝之風,導赤散」以瀉 心之火。

慢驚風錢氏云:「脾虛則吐瀉生風」,此脾土散而肝木 乘之,肝屬木而脾屬土,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故慢 驚為難治也。脾虛生風,虛則補之,東垣用調元湯加 白芍主之。此以黃芪、人參補脾之虛,白芍藥、甘草以 瀉肝之實,誠千古不傳之祕法也。予加桂在內,乃黃 芪建中湯,木得桂而枯。古方治慢驚者,如醒脾散、蜆 膏散,皆良法也,可用之。

或問曰:「上工治未病急慢驚,何以預治之?」曰:「方其熱 甚之時,顋紅面赤,兩目如怒,直視不轉者,此驚風之 似也,宜服河間當歸龍薈丸,以瀉肝膽之火,則不成 急驚風也。當吐瀉不止之時,見其手足冷,睡露睛,口 鼻氣出冷者,此慢驚風欲成之似也,急用參苓白朮 散以補脾,琥珀抱龍丸去枳殼、枳實,加黃芪以平肝」, 則慢驚不能生矣。此吾家傳祕法。

驚後其氣不散,鬱而生痰,痰生熱,熱生風。如此而發 搐者,陳氏所謂氣逆而作搐而發驚者是也。此「驚風」 二字所以不同。

凡因驚而發搐者,此心火旺而肝木乘之,宜先止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