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5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右為末,生薑自然汁和丸麻子大,硃砂為衣,每服十丸,生薑湯下,不拘時候。

玉珠丸

治諸涎嗽

半夏一兩,湯洗七次 硝石一分

右為細末,滴水丸麻子大,每服三五丸,生薑湯送下,不拘時候。

露蜂房丸

治「肺胃虛寒,咳嗽喘滿,嘔逆不食。」

蛤蚧一隻,重四錢, 露蜂房炒 蟬殼去土炒 木香 丁香 人參 地黃 麻黃去根節

馬兜鈴子 五倍子去蟲,各二錢 北五味子 貝母去心焙 杏仁童子小便浸二宿,去皮尖炒 半夏麴各二錢半 款冬花去枝梗,半兩

右為細末,煉蜜和丸菉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生薑湯下,日三四服,食後。

杏仁膏

治小兒咳嗽聲不出

杏仁一兩,湯浸去皮尖及雙仁,以水一鍾,搗取汁 紫菀半兩,洗去土,為末。

右將紫菀末入杏仁汁中,更入蜜一合,同煎成膏,每服半茶匙,清粥飲調下,無時服。

一捻金散

治風痰咳嗽。頰赤痰盛。喘促氣急。吐嘔浮腫。乳食減少。

直白殭蠶去絲嘴,一兩 炙草半兩 元胡索一分

右為細末,每服一捻,虀汁調下,嬰兒只乳汁調下半字,食後。

緩息湯

治風傷肺氣,虛喘咳嗽。上氣。

桑白皮一兩半 白茯苓 殭蠶去絲炒 白朮 杏仁去皮尖,研後入 桔梗去蘆 陳皮各半兩 甘草 人參去蘆,各一分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杏仁二箇,煎至六分,去滓,時時溫服。

本事方

總治十六般哮嗽

阿膠剉炒 馬兜鈴 炙草 半夏薑汁浸三日 杏仁去皮尖,各一兩 人參半兩

右剉散,每服二錢,水一盞,隨病湯使煎至七分,臨臥食後服。《湯使備後》。

「心嗽面赤或汗流。」 加乾葛。

肝嗽,眼中淚出。入烏梅一箇,糯米十四粒。

哮嗽聲如拽鋸。入半夏二箇。

脾嗽不思飲食。或惡心。入生薑二片。

胃嗽吐逆吐酸水,入蚌粉。

膽嗽令人不睡,用藥半錢,茶清調下。

肺嗽上氣喘急。入桑白皮。

膈嗽出痰如圓塊,生薑自然汁調下。

勞嗽入秦艽末

冷嗽天晚嗽甚。入蔥白三寸。

血嗽連頻不住,入當歸末棗子。

暴嗽涕唾稠粘。入烏梅、生薑。

產嗽背甲痛,入甘草三寸,黃蠟少許。

氣嗽腹疼脹滿。入青皮。

「《腎嗽時復》三兩聲,入黃芪白飴糖。」 以上十六般嗽疾,依法煎服,無不效驗。

歸脾湯薛氏醫案下同

治小兒鬱結,氣滯作喘。

人參 黃芪 茯神、 甘草 白朮炒 遠志 酸棗仁、 龍眼肉 當歸各一錢, 木香五分。

右加柴胡山梔煎服

養胃湯

治小兒食鬱,壅滯作喘。

人參 厚朴 蒼朮 半夏炮 藿香 草果仁 茯苓各五錢, 炙草 橘紅二錢半。

右每服二三錢,加木香少許,水煎。

五淋散

治肺中伏熱。水不能生而喘者。

赤茯苓、 赤芍各五分, 山梔、炒 當歸各三分, 甘草二分。

右用燈心十根水煎

黃芩清肺飲

治證同上

黃芩一錢 梔子一箇,打破

右水煎服

不利加鹽豉二十粒

滋腎丸

治小兒脾肺積熱作喘

黃蘗酒拌炒焦,三錢。 知母二錢, 肉桂五分。

右為末,熟水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