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右為末,每服一字,用杏仁湯調下,《人參湯》亦可。

琥珀散

治小兒急慢驚風,涎潮昏冒,目瞪搐搦,驚弔肚疼,及和順痘瘡,小可驚哭,眠臥不安。

辰砂一錢半 琥珀 牛黃 殭蠶炒,去絲嘴 全蠍去毒 白附子 乳香另研 蟬蛻去土 代赭石煅,酢淬七次 牛膽南星各一錢 麝香 冰片各一字

右為細末,每服一錢,薄荷湯下。

《證治準繩》有「天麻。」

慢驚加附子

天麻丸

治小兒未滿百晬,咳嗽不止,名曰「乳嗽。」

川芎一兩半 生甘草二兩 硼砂半兩 天麻 蟬蛻 殭蠶 人參 辰砂 天竺黃 雄黃 白附子 坯各一兩 金箔五片

右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金箔為衣。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證治準繩》加牛膽、南星。

葛根芩連湯

治太陽病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喘而汗出。

葛根二兩, 黃芩、 黃連各七錢半, 生甘草半兩

右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加減服。喘甚加葶藶子。

梅花飲子

治嬰孩驚熱,潮熱,虛熱積熱,五臟蘊熱,上焦壅熱,手足心熱,喉中多痰,面色或紅或白,變蒸嗞呀,鼻流清涕,氣急,肝肺壅熱,目赤咳嗽,或被人物所驚,夜啼睡臥不安,心中驚怖,情緒不快,或傷寒漸安,尚有餘熱未除,亦宜進此三兩服。常服鎮心壓驚,化痰退熱安神,可除未來之患。

硼砂 馬牙硝 硭硝,俱另研 甘草炙,各半兩 人參一兩 辰砂二錢半 片腦 麝香各一字

右八味,為末,以磁器收之。遇有此證,服一匙,麥門冬湯調下。

氣喘咳嗽,桑白皮湯調下,常服薄荷湯下。

吳子玉方

治證同前

白色信石一字,并下豆粉,研,泡過用 生南星 枯礬各一錢 鵝管石 硼砂各半錢 菉豆粉 雄黃各一錢半

右為末,糊丸如蘿蔔子大,臨臥用冷茶清吞下五丸。

半夏丸

治肺氣不調,咳嗽喘滿,痰涎壅塞,心下堅滿,短氣煩悶,風壅痰實,頭目昏眩,咽膈不利,嘔吐惡心,神思昏憒,心忪面熱,涕唾稠粘,並皆治之。

枯礬二兩五錢, 半夏三兩,湯洗去滑,薑汁浸一宿。

右為細末,生薑自然汁為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或二十丸,食後臥時生薑湯下,小兒丸如麻子大。

保壽散

白茯苓 人參 川雄 牙硝 甘草炙,各一兩 片腦四字 麝香一字 牛黃少許,無亦得

右八味,細研,入錫合內收之,湯使如《金粉散》。

小歸命散

治「小兒變蒸,傷寒潮熱,驚熱嗞呀,鼻流清涕,咳嗽,渾身溫壯,咽喉有涎,兼前項傷寒等證,及退驚熱,墜涎安神,百病不生。」

白茯苓、 人參、 白朮各半兩, 甘草三錢。

辰砂二錢, 片腦、 麝香各少許。

右七味,為末。每服半錢,薄荷湯調下。

解肌散

治嬰孩傷寒傷風,面部紅赤嗞呀,渾身壯熱,有前項等形證,兼服人參散後,得熱退,可觀患勢輕重。若患稍輕,脈候不洪數,面不大赤,不加煩躁,然須呻吟讝語,此為輕可之候,但只進此。

人參、 釣藤、 桔梗、 甘草、 川芎各三錢。

葶藶一錢,炒 白茯苓二錢 杏仁四十九箇 石膏煅 麻黃去節,各四兩

右剉散,每服二錢,棗一枚,水一盞,煎半盞服。如初中傷寒,先下此藥,是須要仔細辨認形證,若是痳痘瘡疹,便不得下此藥。蓋痳痘之證,則面青白,耳珠腳膝尻骨俱冷如冰,身體溫壯,亦狂躁讝語,夢中驚笑,乃是此候也。若小兒傷寒等,服此解肌散,漸得熱退,次第可服大歸命散、保壽散、輕粉白朮散等調理。

白玉丸

利膈下痰涎,去心胸噎塞不止。并咳嗽多痰。

南星、 半夏、 殭蠶、 白礬生熟各二錢半

右為末,「杏仁七箇去皮尖,巴豆一粒,同研勻,再用去皮生薑汁為丸,如粟米大」 ,每服一二十丸,薑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