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至百劑而愈。

《保嬰金鏡錄》曰:「一小兒四歲,發熱飲冷,口內生瘡,額 鼻黃赤,吐舌流涎,余謂心脾有熱,用導赤、瀉黃二散 而愈。後復作,余因他往,服清熱化痰等藥,前證益甚, 更弄舌,余用異功散加釣藤鉤而安,又用六君子湯 而愈。蓋吐舌者,為脾經實熱而舌長出也;弄舌者,乃 脾臟虛熱也,令舌時舒而即收也。治者審之。 一小兒」發熱,飲食少思,大便不實,常服蘆薈等丸,視 其鼻赤,此寒涼之劑,復傷脾土而虛熱也,用五味異 功散數劑而元氣復。

一小兒小便不利,鼻乾衄血,鼻間色赤,屬脾肺有熱, 用《濟生》犀角地黃湯,前證已愈。後頦間常赤,作渴有 痰,此稟賦腎氣不足,用地黃丸而諸證皆瘥。

一小兒發熱咳嗽,右顋色赤,此肺金有熱,用「瀉白散」 而愈。復感冒風邪,前證更作,又加聲重流涕,用參蘇 飲加杏仁、桑皮而愈。但右顋仍赤,兼額微赤,此兼心 火乘肺金也,用「人參平肺散」,一劑遂痊。

一小兒五歲作渴,右顋鼻準微赤,或飲冷水,或服涼 藥,即時嘔吐。余曰:「右顋微赤,肺經虛熱也;鼻準微赤, 胃經虛熱也。此胃虛不能生肺耳。」先用四君子加升 麻一劑服之而不吐,又用白朮散二劑而不渴,再用 四君子四劑而安。

一小兒潮熱煩渴,大便乾實,氣促咳嗽,右顋色赤,此 肺與大腸有熱,用柴胡飲子一服,諸證頓退。後因微 驚,又發搐,咬牙煩悶,此肝脾氣血虛也,用四君子加 芎、歸、釣藤鉤而愈。

一小兒潮熱煩躁,左顋青赤,此心肝血虛,用「《祕旨》安 神丸」及四物湯加防風、酸棗仁治之,尋愈;又用六味 地黃丸,調補肝腎而愈。

《保嬰撮要》曰:「一小兒先壯熱便祕,服清涼飲之類,愈 而復作;服地骨皮散,而潮熱不已,服四物、連、芩之類, 不時而熱甚。余曰:『不時而熱,或晝見夜伏,晝伏夜見, 是虛火也,當滋化源』。不信,仍服寒藥愈甚。余夕用六 味丸,朝用補中益氣加山藥、山茱萸而瘥。」

一小兒五歲,發熱作渴,右顋鼻準微赤,或與冷水涼 藥,即時嘔吐。余曰:「右顋微赤,肺經虛熱也;鼻準微赤, 胃經虛熱也。此胃虛不能生肺耳。」先用四君子加升 麻三分,一劑而不吐,又用白朮散二劑而不渴,再用 四君子四劑而頓安。

一小兒發熱作渴,用瀉黃散,大便重墜,口角流涎,仍 欲瀉火。余曰:「鼻準青白,脾虛肝木所侮也;口角流涎, 胃氣不能攝涎也;大便重墜,脾氣不能升也。」不信,另 服涼劑,果眉脣微動,四肢微抽。余曰:「此元氣虛極而 變慢脾風也。」用六君子加炮薑、當歸、木香、釣藤鉤二 劑益甚。彼欲更劑。余曰:「此藥力不及也。設藥不對其」 證禍在反掌。仍以前藥加炮薑、附子一片。服之即安。 乃去附子。又二劑而愈。

一小兒旬日內,先兩目發黃,漸及遍身,用「瀉黃散」服 之,瘥。

一小兒因母食鬱而致飽脹嚥酸,遍身皆黃,余以越 鞠丸治其母,以瀉黃散治其子,竝愈。 一小兒患前證,服五苓散、消食丸之類,其黃不退,作 渴飲湯,腹膨少食。余謂胃氣虛津液少故喜飲湯,脾 氣虛故腹脹少食也。先用白朮散漸愈,又用補中益 氣湯而痊。

一小兒飲食不調,腹脹身黃,小便金色,雜用治疽劑, 作渴飲水。余謂胃氣實熱,先用瀉黃散二劑,其渴頓 止;用梔子蘗皮湯,其黃亦退;用白朮散而飲食進。 一小兒寅卯時發熱,或兼搐有痰,服「《抱龍》瀉青」二丸 而愈。後復患,服前藥兼咳嗽氣喘,不時發搐,面赤色, 或青黃,或浮腫,或流涎。予謂:「咳嗽氣喘,脾肺氣虛也, 不時發搐」,肝木乘脾也;面青而黃,肝入心脾也。浮腫 流涎,脾氣虛也。用「益智丸」以養心血,「補中益氣湯」以 補脾氣而愈。

一小兒巳午時發熱驚悸,發時形氣倦怠,面黃懶食, 流涎飲湯,予謂「心氣不足所致。」不信,反服涼心之藥, 更加吐瀉,睡而露睛,手足竝冷,幾致慢脾風,先用六 君薑桂湯,佐以地黃丸而愈。

一小兒申酉時發熱面赤,腹中作痛,或用峻利之劑 下之,致發搐吐痰,作渴腹痛,按之即止,此脾胃傷而 變證也,用七味白朮散、補中益氣湯頓安。

「一小兒亥子時發熱,形氣倦怠,面黃懶食,流涎飲湯, 用益黃散而愈。後又復發,服前藥及清熱之劑,病發 不時嗜臥露睛,作渴少食,大便頻黃,此脾虛而肝木 勝之,兼元氣下陷也」,用「補中益氣湯,佐以地黃丸」而 愈。

一小兒夜間發熱腹脹,此脾虛肝盛,朝用五味異功 散,夕用四味肥兒丸,熱止。乃朝用六味地黃丸,夕用 異功散而痊。

一女子年十四,患注夏,經行之後,發熱晡熱,煩躁作 渴,面赤,脈洪大,按之如無,此血脫發躁,先用當歸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