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羚羊角屑、 蟬蛻、 茯神、 麥門冬、 柴胡。

地骨皮各一錢 黃芩、 甘草炒,各五分

右剉散,每服二錢,薑棗煎服。

梔子仁湯

治陽毒傷寒。壯熱。百節疼痛。下後熱不退者。

梔子仁 赤芍 大青 知母 柴胡各一兩 甘草半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者,麩炒微黃色 升麻 黃芩 石膏各二兩

右剉散,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煎六分,去滓,不拘時溫服。

大連𧄍湯

治瘡疹壯熱,小便不通,諸般瘡癤丹毒臍風。

連𧄍 瞿麥 荊芥 木通 赤芍藥 當歸 防風 柴胡 滑石 蟬蛻 甘草炙,各一錢 山梔子 黃芩各五分

右剉細,每服一錢,加紫草煎,溫服。

熱甚加大黃。更詳證加減為佳。

龍膽湯

治「胎驚月內,氣盛發熱,凡臍風、撮口、壯熱皆可用。治嬰兒出腹,血脈盛實,寒熱溫壯,四肢驚掣,發熱大吐哯者,若已能進哺,中食實不消,壯熱及變蒸不解,中客人鬼氣,并諸驚癇,方悉主之。十歲以下小兒皆服之,小兒龍膽湯第一」 ,此是新出腹嬰兒方,若日月長大者,以次依上為例。若必知客忤及有鬾氣者,可加「人參、當歸,各如龍膽多少也。一百日兒加三銖,二百日兒加六銖,一歲加半兩。」

龍膽草 釣藤皮 柴胡 黃芩 桔梗 芍藥 茯苓 生甘草各六錢 蜣螂二枚,去翅,炙

大黃一兩,煨

右㕮咀,以水一升,煮取五合,為劑也。服之如後節度,有藥虛實,宜足數合水也。兒生一日至七日,分一合為三服,兒生八日至十五日,分一合半為三服,以漸加服,皆得下即止,勿再服也。

《直指方》「為末。每服一錢,北棗煎服。」

或加防風、麥門冬以導心熱,黃芩減半,去蜣螂亦可。

紫霜丸

治食積,亦是傷寒之藥。治「乳哺失節,宿滯不化,胃腹痞滿,嘔吐惡心,便利不調,乳食減少。」 又「治傷寒溫壯,挾熱實,大便酸氣,食不消化,或已得汗,身熱不止,或變蒸發熱,多日不解,或因食而發癇,先寒後熱,竝宜服之。」

代赭石火煅,用醋淬七次 赤石脂各一兩 杏仁五十粒,去皮尖炒 巴豆三十粒,去皮膜油炒

右先將杏仁、巴豆入乳缽內細研如膏,卻入「代赭石脂末研和勻,以湯浸蒸餅丸如粟米大,一歲兒五丸,米飲下,一二百日兒三丸。亦要看肥瘦加減,微瀉為度。」 大凡變蒸,與傷寒調理一同,此藥竝治之。此仍是瀉食積之劑,量虛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