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龍膽瀉肝湯

治「肝經濕熱,或囊癰便毒,小便濇滯。」

龍膽草酒炒,五分 車前子炒 木通 當歸尾 澤瀉各三分 甘草 黃芩 生地 山梔各三分

右水煎服

清涼飲

治「消中能食而瘦,口乾自汗,大便結燥,小便頻數。」

羌活 柴胡 炙甘草 知母酒製 黃芪炒 黃芩酒製,各一錢 生甘草 防己 生地酒製 防風各五分 當歸六分 紅花少許 杏仁 桃仁各五箇 升麻四分 石膏 川黃蘗

草龍膽各一錢五分。

右每服一二錢,水煎,入酒少許服。

黃連香薷飲

香薷四兩, 《厚朴》二兩, 《黃連》一兩。

右每服一二錢,將朴、連同生薑炒令紫色,入香薷水酒各一盞煎冷服。

連𧄍飲子本事方

治大人小兒五臟積熱,煩躁多渴,脣裂喉閉,目赤,鼻頷結硬,口舌生瘡。陽明證,傷寒發狂,見鬼譫語,大小便閉,一切風壅,並皆治之。

山梔 甘草、 赤芍藥各一兩, 大黃, 𥐚硝, 連𧄍 薄荷 乾葛各二兩

右為散,每服二錢,水一盞,天竹葉七片,蜜三匙,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服。惟陽明證傷寒忌下。

全蠍散初虞世方

治小兒驚熱

全蠍 天南星取心,為末,一錢 人參三錢

蛇蛻三錢。

右為末,蜜湯調下,或薄荷加蜜湯調下。

洗心散類證活人書下同

治「小兒遍身壯熱,頭目碎痛,背膊拘急,大熱衝上,口苦脣焦,夜臥舌乾,咽喉痛腫,涕唾稠粘,痰壅,喫食不進,心神躁熱,眼澀睛疼,傷寒鼻塞,四肢沉重,語聲不出,百骨節痛,大小便不利,痘瘡,時行瘟疫,狂語多渴,及小兒天弔風夜驚,竝宜服之。」

大黃四兩,以米泔水浸一炊間,漉乾,慢炒取熟 當歸炒 芍藥 炙草 荊芥 麻黃各四兩,炒 白朮一兩,炒

右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薑一片,薄荷二葉,同煎至八分,放溫和滓服了,仰臥,仍去枕少時。如五臟壅實,煎四五錢匕,若要溏轉,則熱服。

惺惺散

治小兒風熱。及傷寒時氣。瘡疹發熱。頭痛壯熱。目澀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

桔梗 細辛 人參 白朮 瓜蔞根 甘草炙 白茯苓 川芎各等分。

右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水一盞,生薑二片,薄荷二葉,同煎七分服。三歲已下作四五服,五歲已上分二服。凡小兒發熱,不問傷風風熱,先與此散數服,往往輒愈。

《幼科全書》。加麻黃。

嬰童百問無川芎

麻黃黃芩湯

治小兒傷寒無汗,頭疼,發熱惡寒。

麻黃去節,一兩 黃芩 赤芍各半兩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一分

右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滾水調下,日三服。兼治天行熱氣,生豌豆瘡不快,益煩躁昏潰,或出尚身疼熱者。

升麻黃芩湯

治小兒傷風有汗,頭疼發熱惡寒。

升麻、 葛根、 黃芩、 芍藥各三錢, 炙草一錢半。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若時行瘡痘出不快,煩躁不眠者,加木香一錢五分。

甘露飲子

治小兒胃中客熱,口臭,不思飲食,或饑煩不欲食,齒齦腫疼膿血,舌口咽中有瘡,赤眼紅臉,目不欲開,瘡疹已發未發,並宜服。

熟地黃 生地黃 天門冬 麥門冬並去心,焙 枇杷葉去毛 枳殼麩炒,去穰 黃芩 石斛 山茵陳 甘草炙,各等分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雙丸

治小兒身熱頭痛,飲食不消,腹脹滿,或心腹疼痛,大小便不利,或下重數起,未差,可再服。小兒蒸候,哺食減少,氣息不快,夜啼不眠,是腹內不調,竝宜用此丸下之。

甘遂半兩 朱砂一錢,另研 麥門冬二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