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8 (1700-1725).djvu/1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脾用厚朴神麴以消食。如有痰搐驚證,仍用本方調治。如見肝經之證,加釣藤鉤。方內赤芍藥易以白芍藥。

安神鎮驚丸

驚退後調理。安心神。養血和平。預防之劑。

天竺黃另研 人參 茯神 南星薑製,各五錢 酸棗仁炒 麥門冬 當歸酒洗 生地黃酒洗 赤芍藥炒,各三錢 薄荷 木通 黃連薑汁炒 山梔炒 辰砂 牛黃俱另研 龍骨煅,各二錢 青黛一錢,另研

右為末,蜜丸菉豆大,淡薑湯送下,每服三五丸。薛己曰:「愚按前方根本之治,防微杜漸之法也。但內多苦寒辛散分利之味,病後不宜輕用,恐復傷胃氣而變生他證也。若飲食停滯而見他證,當消導為主。若脾胃損傷而見他證,當健中氣。大凡病後元氣未復,或因剋伐之劑,元氣復傷而見前證,但用升補陽氣為」 主。諸證自愈。若專攻其病。則誤矣。

地黃丸嬰童百問下同

王肯堂曰:「治小兒肝經虛熱血燥,或風客淫氣,而患瘰𤻤結核;或四肢發搐,眼目抽動,痰涎上湧。又治腎疳腦熱,肢體消瘦,手足如冰,寒熱往來,滑泄肚脹,口臭乾渴,齒齦潰爛,爪黑面黧;或遍身兩耳生瘡,或耳內出水,或發熱自汗,盜汗便血,諸血失音等證,其功不能盡述。」

熟地黃、 山茱萸、 乾山藥各四錢, 澤瀉。

牡丹皮 白茯苓去皮,各三錢

右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溫水化下三十丸。王肯堂曰:「八味地黃丸,即六味地黃丸加附子、肉桂各一兩。治稟賦命門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土虛寒,或飲食少思,或食而不化,臍腹疼痛,夜多漩溺等證。《經》云:『益火之原,以消陰翳,蓋謂此也。或乳母命門火衰,兒飲其乳致前證者,子母並服之』。」 又曰:「加減八味丸,即地黃丸加肉桂一兩,五味子四兩,治稟賦腎陰不足,或吐瀉久病,津液虧損,口乾作渴,或口舌生瘡,兩足發熱,或痰氣上湧,或手足厥冷等證。」

嚏關散

治急驚慢驚。昏迷不省。

生半夏一錢, 《皂角》半錢。

右為末,用一豆許,用管子吹入鼻,立醒。

開關如聖散

赤蜈蚣一條中分為兩片,各用蔥汁浸一宿,焙乾 全蠍一箇,亦中分為兩片,各記左右分兩處。

右各為末,左眼翻,左手搐,以左藥末吹入左鼻孔;「右眼翻,右手搐」 ,以右藥末吹入右鼻孔。「雙眼翻,雙手搐」 ,兼之。

省風湯

治「驚風口噤,筋脈攣急,抽掣疼痛,風盛痰實,旋暈僵仆,頭目眩,胸膈煩滿,恍惚不定,神志昏憒。」

天南星生用 防風去蘆,各四兩 生甘草

《半夏》米泔浸一宿 黃芩去粗皮,各一兩

右㕮咀,每服二錢,生薑一片煎,去滓,不拘時服。

珍珠丸

治小兒急驚風,涎潮壯熱,痰氣上壅。

白附子、 滑石、 輕粉各一錢, 全蠍半錢。

巴豆十五粒,去油。

右為末,糊丸如「小豆大,三歲一丸二丸,蔥湯下。」

七寶洗心散

白朮土炒,一錢半 甘草炙 當歸 荊芥穗 麻黃 芍藥 大黃麵裹煨,去麵切焙,各六錢 前胡 生地各四錢 薄荷少許

右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生薑一片煎服。

寬熱散

枳殼以水潤之,以巴豆四十九粒同炒,去巴豆 大黃各一兩 𥐚硝 生甘草各半兩

右為末,以瓶器收之。每服一字,薄荷湯調下。

天麻防風丸

治小兒驚風,身熱喘麤,多睡驚悸,手足搐搦,精神昏憒。

天麻、 防風、 人參、 辰砂、 雄黃、 麝香。

炙甘草各一分, 全蠍、炒 殭蠶各半兩,炒

「牛黃」一字。

右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下。一方有膽星,無麝香。

龍齒散

龍齒 蟬蛻 釣藤 羌活 茯苓 人參各等分。

右為末,每服半錢,薄荷湯下。

防風通聖散

「白朮、 荊芥穗、 梔子各二錢半 川芎、 當歸、 薄荷、 綿紋大黃、 芍藥、 麻黃、 防風、 連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