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51 (1700-1725).djvu/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治開。各條下。惟衛氣不與榮氣和諧。臟無他病。發熱 惡風而汗自出。宜桂枝和合榮衛。使邪氣無所容之 地。則邪自出而汗自止矣。言桂枝發汗者。非發也。實 閉汗孔也。發字當作出字論。

凡陰證四肢厥冷,額上手背汗出者,脈必沉細,用四 逆湯溫之。自汗出,小便難,身無熱,脈沉足冷者,《四逆》 加桂枝、白朮、茯苓。若吐利厥冷,脈沉或伏,或身痛,大 汗出者,《人參四逆》加桂枝、白朮、黃芪。 凡發熱下利,大汗不止者死。若大汗出,髮潤如油,喘 不止者死。若大汗出,熱反盛,狂言不食者死。若汗冷 如冰,四肢厥冷,脈脫者死。柔汗發黃,環口黧黑者死。 凡傷寒溫熱病,汗不止,將髮披水盆中,足露於外,宜 少蓋,可用炒麩皮、糯米粉、龍骨、牡蠣,煅為細末,和勻, 周身撲之,其汗自止,免致亡陽而死,此良法也。《方開》 各條,不錄。

盜汗

傷寒盜汗者,睡中出而醒則止也。緣邪在半表半裏 間,故知膽家有熱也,用小柴胡湯。若雜病寸脈虛浮, 尺脈數大無力,乃陰虛火動,宜當歸六黃湯、辰砂白 芷散,兼用小柴胡湯。

頭汗

諸陽經絡,循於頭,三陰,但到項而還。頭汗者,邪搏諸 陽之首,則汗見於頭也。若遍身自汗出,為熱越,今熱 不得越,而陽氣上沖,津液上湊,故但頭汗耳。夫裏虛 則不可下,內涸則不可汗,頭既有汗,不可再汗也。蓋 陽明病,脈洪數,熱甚,但頭汗出,劑頸而還,渴飲水漿, 小便不利,必發黃也。此因熱不得越,用茵陳五苓散。 「若瘀血在內,小便利而大便黑,小腹滿硬,頭汗出者, 為畜血,桃仁承氣湯下盡黑物則愈也。」往來寒熱,胸 脅痛,頭汗出者,屬少陽,小柴胡湯和之。太陽中濕,發 黃,小便難,渴欲飲水漿,頭汗出者,茵陳五苓散。重則 茵陳湯。陽明病,煩渴飲水多,胸滿怔忡,頭汗出者,為 水結胸,五苓散利之。中濕欲面向火,亦汗出者,治在 「中濕」條下。

凡頭汗出,小便不利者死。

凡關格不得尿屎,頭汗出者死。若元氣下脫,額上汗 出,如貫珠不流者死。與夫悮下濕家,汗出額上而喘, 小便難,大便利者,亦陽脫也,俱死證矣。

凡頭汗到頸而還,必發黃證也。

手足腋下汗

「傷寒潮熱,手足心腋下濈濈汗者,此為實也。手足乃 諸陽之本,熱聚於胃,則津液旁達於四肢,蘊熱則燥 屎讝語。手足汗出者,大承氣湯下之。挾寒則水穀不 化,手足冷汗出者,理中湯溫之。是有承氣、理中之不 同也。陰毒寒證,手足額上冷汗出者,四逆湯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