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6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石膏,必須至三、四兩或半斤,一劑煎服,火勢始能少

退,狂亦可少止也。然石膏性猛,雖善退火,未免損傷 胃氣,必須與人參兼用為妙。今有一方,用白虎湯之 半,而另加藥味,方名「祛熱生胃湯。」石膏、元參、麥冬各 三兩,知母三錢,人參、車前子各五錢,茯苓一兩,水煎 服。此方石膏、知母以瀉胃火,人參以生胃氣,元參去 浮游之熱,麥冬生肺中之陰,茯苓、車前引火下行於 膀胱,從小便而出。且火盛者口必渴,口渴必多飲水, 吾用此二味以分濕,則水流而火自隨水而散矣。方 中瀉火又不傷氣,似勝於白虎湯。一劑而狂定,二劑 而口渴減半,三劑而口渴止,火亦息,正不必用四劑 也。凡有火熱而發狂,或汗如雨下,口渴舌燥,或如芒 刺者,以此方投之立效,斷不至於死也。

生治者,乃人未死而若死者,用藥以生之也。譬如發 狂,呆病是也。發狂多是熱病,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見 水而入,罵詈之聲,叫喊殺人之語,不絕於口,舌如芒 刺,飲水不休,痰色光亮,面如火腫是也。方用:石膏半 斤元參一斤白芥子半夏各三兩知母人參甘草各 一兩麥冬五兩竹葉數百片先用糯米半升煎湯一 「鍋,去其米粒,用湯半鍋,將前藥煎之,取數椀,彼索水 時與之飲,隨索隨與,飲盡必睡。急再用元參一斤,麥 冬半斤,煎湯,候之一醒呼水,即以此湯與之,彼必欣 然自飲,服完又必大睡。又將查煎湯,候之醒後再與, 彼即不若從前之肯服,亦不必強聽其自然可也。」後 用熟地、麥冬各三兩,元參六兩,山茱萸一兩,煎二椀 與之。一劑必愈,不必再與。此生治之一法也。

「凡人發狂而止罵詈人,不口渴索飲,與之水不飲者, 乃寒證之狂也。」此得之氣鬱不舒,怒氣不能發洩,其 人平日必懦弱不振,今一旦而狂病發作,法宜祛痰 為主,而佐以補氣之藥。方用人參、茯神各一兩,白朮 五錢,半夏、南星、附子各一錢,菖蒲三分,水煎服。此方 之妙,全在補氣而不十分祛痰。蓋寒證發狂,與癇證 同治,加入附子以消其寒氣。菖蒲引入心經,自然下 喉熟睡病如失也。加柴胡一錢,以舒其肝木之鬱氣。 尤易奏效。

人有終年狂病而不愈者,或拿刀殺人,或見官大罵, 親戚不認,兒女不知,見水則喜,見食則怒,此乃心氣 之虛,而熱邪乘之,痰氣侵之也。此等證欲瀉火而火 在心之中,不可瀉也。欲消痰而痰在心之中,不易消 也。惟有補脾胃之氣,則心自得養,不必祛痰,痰自化, 不必瀉火,火自無矣。方名「化狂丹。」人參、白朮、茯神各 一兩,附子一分,半夏、菟絲子各三錢,菖蒲、甘草各一 錢,水煎服。一劑狂定,再劑病痊。此方妙在補心、脾、胃 之三經而化其痰,不去瀉火。蓋瀉火則心氣愈傷,而 痰涎愈盛,狂將何止乎。尤妙用附子一分,引補心消 痰之劑直入心中,則氣尤易補,而痰尤易消也。 凡人有病發狂,如見鬼狀,此乃正氣虛而邪氣犯之 也,似宜正治邪為是。然而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不治 其虛,安問其餘。此所以急宜固其正氣,而少佐以祛 痰祛邪之藥為妙。如發狂見鬼者,乃虛也。方用人參、 白朮各一兩,半夏、天南星各三錢,附子一錢,大劑灌 之,狂自定矣。

發狂不知人而不見鬼者。乃熱也。不可與前湯。此見 鬼為虛而非實熱。方用人參。同入於祛痰祛邪之藥 內。乃因其反而反治之也。

芎藭酒千金方下同

治風乘虛經。五臟六腑為癲狂。諸邪病悉主之。

芎藭 辛夷 天雄 人參 天門冬 柏子仁 磁石 石膏 茵芋 山茱萸 白頭翁 桂心 秦艽各三兩 松蘿 羚羊角 細莘 薯蕷 菖蒲 甘草各二兩 雲母燒令赤,為粉,一兩 防風四兩

右二十一味,㕮咀,以酒二斗漬七日。初服二合,漸加至五合,日三。

續命風引湯

治中風癲眩不知人。狂言。舌腫出。

麻黃 芎藭 石膏 人參 防風各三兩

桂心、 甘草、 獨活各二兩, 防己、 附子

當歸各一兩, 杏仁三十枚, 陳薑三兩

右十三味,㕮咀,以酒三升,水一斗合煎,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鴟頭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