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百十五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五

  癲狂門一

  黃帝素問通評虛實論 奇病論 脈要精微論 陽明脈解篇 厥論 氣交變

  大論 五常政大論 宣明五氣論 陰陽類論 生氣通天論 至真要大論 脈解篇

  氣厥論 調經論 病能論

  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 本神篇 經脈篇 癲狂篇

  扁鵲難經辨狂癲證

  張機金匱要略

  華佗中藏經癲狂

  王叔和脈訣狂妄之脈

  孫思邈千金方癲狂證治

  朱肱活人書傷寒發狂

  劉完素六書狂越 罵詈

  成無己明理論傷寒發狂

  李杲十書狂言譫語鄭聲辨

  朱震亨心法癲狂 活套

  虞摶醫學正傳論癲狂 脈法

  戴思恭證治要訣癲狂 心風

  樓英醫學綱目狂癲辨論

  李梴醫學入門癲屬喜怒無常 狂屬膏粱積熱 重陰者癲重陽者狂 治

  法 傷寒發狂 如狂

  徐春甫古今醫統癲狂有同異之分 癲癇辨混同之誤 治法當分 心

  風證治 貴賤係難易

  王肯堂證治準繩總論

藝術典第三百十五卷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五

癲狂門一

《黃帝素問》

《通評虛實論》

帝曰:癲疾何如?岐伯曰:「脈搏大滑,久自已;脈小堅急, 死不治。」帝曰:癲疾之脈,虛實何如?岐伯曰:虛則可治, 實則死。

脈搏大者,氣盛於外;小堅急者,氣泄於下。

《奇病論》

帝曰:人生而有病癲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 曰:「病名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時其母有所大驚, 氣上而不下,精氣并居,故令子發為癲疾也。」

有所大驚,則氣暴上而不下。夫精以養胎,而精氣并居,母受驚而氣上,則子之精氣亦逆,故令子發為癲疾也。

《脈要精微論》

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

「《語》言善惡,不避親疏」者,神亂而譫語也。

《陽明脈解篇》

帝曰:「陽明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 日,踰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 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 則能登高也。

四肢為諸陽之本。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矣。蓋陽盛則升。四旁俱盛。故能升高。

帝曰:其棄衣而走者何也?岐伯曰:「熱盛於身,故棄衣 欲走也。」

陽明之氣主肌肉。故熱盛於身。身熱故棄衣而走也。蓋熱在外。故不欲衣。

帝曰:「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何也?」岐伯曰:「陽 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 妄走也。」

胃絡上通於心,陽盛則心神昏亂,故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如熱盛於胃,則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蓋四肢稟氣於胃故也。

《厥論》

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 見而妄言。

癲狂走呼,妄言妄見,陽明之脈病也。經氣厥逆,故腹滿;胃不和,故不得臥。陽明乃燥熱之經,其經氣上出於面,故面赤而熱。

《氣交變大論》

歲火太過,上臨少陰,少陽病反譫妄狂越。

上臨少陰。少陽火氣更甚。譫妄狂越。熱極也。

《五常政大論》

赫曦之紀,其病笑狂妄。

心氣實,則笑不休,狂妄,皆火熱之為病也。

《宣明五氣論》

邪入於陽則狂,搏陽則為癲疾。

《陰陽類論》

二陰二陽皆交,至病在腎,罵詈妄行,癲疾為狂。

「皆交至」者。二陰二陽之經氣。交并而上至於陽明。病在腎者。謂腎氣病而精液少。其虛氣反上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