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甘草炒,三十兩

右為末,每服五錢,薑三片,棗一箇,煎服。入鹽一捻,沸湯點服亦得。

四七湯

治痰氣厥逆

厚朴二兩, 茯苓四兩, 半夏五兩, 紫蘇二兩。

右每服四錢,水一鍾,薑七片,棗一箇,煎服。

回陽救急湯醫鑑下同

治傷寒初起,無頭痛,無身熱,便就惡寒,四肢厥冷,或過於肘膝,或腹痛吐瀉,或口吐白沬冷涎,或戰慄面如刀刮,引衣踡臥,不渴,脈來沉遲無力,即是直中陰經真寒證,不從陽經傳來者。

人參 白朮 茯苓, 陳皮, 半夏 乾薑。

肉桂、 附子、 五味子、 甘草。

右剉一劑,生薑三片,水煎服。

熨法

治「寒邪直入三陰,無頭痛身熱,惡寒腹痛,下利清白,脣青面黑,吐沫口噤,或身痛如被杖,四肢厥冷,上過乎肘,下過乎膝,引衣踡臥不渴,脈來沉遲無力,及一切虛寒,並能治之。」

蔥細切, 麥麩各三升, 鹽一斤

右「用水和勻,分作二處,炒令極熱,重絹包之,乘熱熨臍,冷更易一包。其蔥包既冷,再用水拌炒熱,依前用之。如大小便不通,亦用此法。」

三生飲良方下同

治痰厥氣厥

南星生用,五錢。 木香一錢五分。 川烏去皮, 附子去皮生用,各一錢。

右作一服,水二鍾,生薑七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有卒中風,不省人事者,以「蘇合香丸」 ,用生薑自然汁化開擦牙。

追魂湯

治卒厥暴死。及客忤鬼擊蜚尸。奄忽氣絕。口噤。

麻黃六錢 杏仁去皮尖,五十粒 甘草炙,二錢

右分作二服,煎至七分,去滓灌之。口噤斡開,若更不下,分病人髮,左右提搦肩引之,藥下漸甦。若脣青身冷,為入臟即死,身和汗出即愈。《千金方》有桂。

甘竹瀝湯

治「卒中惡風,噎倒悶,口噤不能語,肝厥尸厥,死不識人,閉目,灸鍼不知痛,風狂,宜服此湯。」

甘竹瀝一斗 生薑 防風 甘草炙,各三兩 防己 麻黃去節 人參 黃芩 白朮 細莘 茵芋 秦艽 桂心各一兩 附子一枚,大者,炮

右㕮咀,以湯漬藥令赤,合竹瀝煮取四升,分為四服。忌海藻松菜桃李雀肉生蔥生菜豬肉冷水。

人參湯

治風厥。志意不樂。身背疼痛。多驚善欠。噫氣。

人參 川芎 枳殼麩炒 芍藥 防風 細莘 附子炮裂,去皮臍 甘草炙 桂心各五錢

桔梗炒 茯神去木 木香各一分。

右㕮咀,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半分,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三建湯

治「元陽素虛,寒邪外攻,手足厥冷,六脈沉微,大小便滑數。凡中風涎潮,不省人事,傷寒陰證,皆可服之。」

大川烏 附子 天雄俱炮,去皮臍,各三錢

右作一服,用水二鍾,生薑十片,煎至一鍾,不拘時服。

自汗。加肉桂、浮麥各一錢。

氣逆者加沉香一錢

胃冷者。加丁香、胡椒各五分。

洞陽丹

治「陽虛陰盛,手足厥冷,暴吐大下,脈細羸瘦,傷寒陰證,並皆治之。」

川烏四兩 天雄並炮,去皮,三兩 鍾乳粉

附子炮,去皮臍,各二兩 陽起石 朱砂研,各一兩

右為細末,酒煮《神麴》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溫酒或鹽湯送下。

接真湯

治「陰病手足厥冷,臍腹疼痛。真氣不足,衰憊欲絕。」

沉香 丁香各二錢 附子炮去皮臍,四錢

麝香一錢。

右剉碎,用水二鍾,生薑七片,棗二枚,去核,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四君子湯

治氣虛厥逆

人參一錢, 白朮、 茯苓各二錢, 甘草六分。

右,生薑三片,棗子一枚,水煎,不拘時溫服。加半夏、陳皮,名「六君子湯」 ,治氣虛痰厥。

四物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