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升麻以提之。久瘧微邪潮熱。加四君子湯。去祛邪之藥。

欲截。加常山、檳榔、青皮、貝母各一錢。

二朮柴葛湯

一名「驅邪湯」 ,治諸瘧必用之劑。

白朮、 蒼朮、 柴胡、 葛根、 陳皮各七分。

甘草五分。

若一日一發,及午前發者,邪在陽分,加枯芩、茯苓、半夏各一錢;熱甚頭痛,加川芎、軟石膏各一錢;口渴,加石膏、知母、麥門冬各一錢。

若間日或三日發,午後或夜發者,邪在陰分,加川芎、當歸、酒炒芍藥、熟地黃、酒炒知母各一錢,酒黃芩、酒紅花各四分。提在陽分可截之。

若間一日,連發二日,或日夜各發者,氣血俱病,加人參、黃芪、白茯苓各一錢以補氣,川芎、地黃、歸、芍以補血。

若陽瘧多汗,用黃芪、人參、白朮以斂之。無汗,用柴胡、蒼朮、白朮、黃芩、葛根以發之。

若陰瘧多汗,用當歸、白芍、熟地、黃芪、黃蘗以斂之。無汗,用柴胡、蒼朮、川芎、紅花、升麻以發之。

胃氣弱,飲食少,或服截藥傷脾胃而食少者,加人參、酒芍藥、大麥芽各一錢。

傷食痞悶。或有食積者。加神麴、麥芽、枳實各一錢、黃連五分。

痰甚。加生薑、半夏、南星、枳實炒各一錢。黃連、黃芩各六分。

若欲截之。加檳榔、常山、青皮、黃芩各一錢。烏梅肉三箇。

日久虛瘧,寒熱不多,或無寒但微熱者,邪氣已無,只八珍湯加柴胡、黃芩、黃芪、陳皮,以滋補氣血。

香薷飲

治傷暑發瘧

香薷二錢 厚朴、 扁豆炒,各一錢

右㕮咀,水盞半,烏梅一箇,煎八分,臨時入薑汁一匙,溫服。

沃雪湯

治山嵐瘴瘧

蒼朮炒 甘草鹽浸炙,各三兩 防風 白芍藥 厚朴 乾葛各四兩 𥐚硝兩半,研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二盞,煎一盞,不拘時熱服,服畢,少時以薑葱作羹或作粥,喫了避風坐臥,身體潤即愈。兩滓又合煎服。

香椿散

治瘴瘧惡心。四肢疼痛。口吐酸水。不思飲食。憎寒壯熱。發過引飲。並啞瘧。

香椿嫩葉三兩,酒浸,炒 向日南壁土 甘草炙 陳芽茶各二兩

右為細末,每服四錢,用酒調下。如患久者,更入甘遂、柴胡各半兩,空心臨臥服。

破塊丸

治瘴瘧結成氣塊。腹中不能消散。

蓽茇、 大黃各一兩,俱生用。

右為細末,入麝香少許,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冷酒下,日三服。

桂附二陳湯

治寒瘧。但寒少熱多。定腰足冷。

附子炮裂 半夏、製 陳皮、 白茯苓、 肉桂、 炙甘草

右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薑三片,棗一枚,煎服。

二十四味斷瘧飲

治久瘧

「常山」酒炒 草果 檳榔 知母、酒炒 陳皮 青皮 川芎 枳殼 柴胡 黃芩 荊芥。

白芷、 人參、 紫蘇、 蒼朮、 白朮、 半夏。

良薑 茯苓, 桂心, 葛根, 甘草, 杏仁。

烏梅各等分。

右㕮咀,每服一兩,水二盞,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發日早服。

𪔀甲烏梅丸

治久瘧不愈

𪔀甲酢炙,一箇, 常山酒炒褐色,二兩 知母、 貝母、 檳榔各兩半, 烏梅肉五錢, 人參七錢, 青皮去白,一兩 草果仁八錢

右為細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酒下。忌豬羊雞半月。

浸酒藥

治久瘧。服諸藥不效者。

常山炒 蒼朮製,各一兩 草果 青皮 陳皮 貝母 甘草各五錢 烏梅肉 人參各四錢 𪔀甲炙,一箇

右㕮咀,用老酒半鏇,入瓶中浸藥,每晨服一二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