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三百十卷目錄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

  瘧門三

  方一二虎丹 柴胡去半夏加䒷蔞湯 清中驅瘧飲 六丁散 加減調中益氣湯

  白朮散 正氣散 柴葛二陳湯 二朮柴葛湯 香薷飲 沃雪湯 香椿散 破塊丸

  桂附二陳湯 二十四味斷瘧飲 𪔀甲烏梅丸 浸酒藥 斬鬼丹 祕方鬼哭丹 煑藥

  豆法 瘧疾方 桂枝羌活湯 麻黃羌活湯 麻黃桂枝湯 白芷湯 桂枝芍藥湯 桂

  枝黃芩湯 麻黃黃芩湯 桂枝石膏湯 大柴胡湯 柴胡桂薑湯 白虎加桂枝湯 蜀

  漆散 牡蠣湯 人參柴胡飲子 對金飲子 人參養胃湯 四獸湯 治瘴木香丸 觀

  音丸 清脾飲 七棗湯 驅瘧飲 柴朴湯 加味香薷飲 交加雙解飲子 雄黃散

  𪔀甲煎丸 瘧母丸 𪔀甲飲子 消癖丸 碧霞丹 芎歸𪔀甲飲 四將軍飲 祛瘧飲

   又方 柴胡桂枝湯 柴胡加桂湯 麻黃白朮湯 柴胡四物湯 柴胡知母湯 爭功

  散 龍虎湯 柴陳湯 冷附湯 露薑飲 平陳湯 常山飲 五勞丸 六和湯 烏頭

  七棗湯 地龍飲 十將軍丸 一補一發丹 辰砂丸 養胃丹 老瘧飲 祕方清脾丸

   黃甲丸 草果平胃散 截瘧常山飲 截瘧七寶飲 截瘧飲子 人參截瘧飲 鬼哭

  丹 不二飲 勝金丸 玉露散 溫脾散 萬安散 紅丸子 狐膽丸 果附湯 截瘧

  方 又方 又方 截瘧青蒿丸 又方 草果飲子 參蘇飲 小柴胡湯 小柴胡加桂

  湯 桂枝加黃芪知母石膏湯 白芷石膏三物湯 趂鬼丹 蒼朮湯 尅效餅子 伏翼

  丸 瞻仰丸 三聖丸 定齋草果飲子 虎頭骨丸 五行神驗丸 神聖藥師餅 截瘧

  散

藝術典第三百十卷

醫部彙考二百九十

瘧門三

方一

二虎丹中藏經

治瘧

辰砂、 硫黃。

右,「熱多加辰砂,寒多加硫黃,並研細,棗肉為丸,如龍眼大」 ,當發日,新水七分一盞化下。

柴胡去半夏加䒷蔞湯金匱要略

治瘧病發渴者。亦治勞瘧。

人參, 黃芩, 甘草各三兩, 䒷蔞根四兩, 柴胡八兩, 生薑二兩, 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煑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二服。

清中驅瘧飲張三錫下同

治瘧初起,先寒後熱,胸膈飽悶,或戰後大渴。

半夏、 橘紅、 柴胡、 黃芩、 檳榔、 草果。

山樝、 《青皮》 《厚朴》 《蒼朮》。

右,薑棗煎。口乾熱多,加花粉、黃連。瀉,加五苓。

六丁散

治「瘧氣壯。脈有力者。量輕重虛實增減。」

檳榔一錢二分, 貝母一錢五分, 丁香、 草果、 知母、 常山各一錢。

右水酒各一椀,煎一椀,露一宿,五更溫服。

加減調中益氣湯

治瘧消導仍不止,體倦脈弱,或脈虛大者。

人參 白朮 白茯苓 陳皮 檳榔 山樝 青皮 柴胡 蒼朮 黃芩 升麻 半夏

久瘧在陰分者,加芎、歸。

白朮散

治「邪氣留於經絡,與衛氣相併。日發瘧疾。寒熱交作者。初受風寒者尤宜。」

麻黃、 白朮、 茯苓、 桂心各七分, 陳皮

青皮 桔梗 白芷 甘草炙 半夏製 紫蘇 烏梅肉各六分。

右作一服,水二盞,薑三片,棗一枚,煎八分,食遠服。

正氣散徐氏

退寒瘧,正胃氣,進飲食。脾胃虛怯者,用之尤宜。

藿香 草果各二兩 半夏製 陳皮 厚朴 砂仁 甘草炙,各一兩

右為細末,每服三錢匕,生薑棗子煎,俟瘧未發前,《和查》服。

柴葛二陳湯辨疑

治一切瘧傷暑濕勞食等證。

柴胡、 乾葛、 白朮、 半夏、製 黃芩。陰瘧即除之 陳皮、 蒼朮、製 川芎、 甘草各五分。

右㕮咀,作一服,水二盞,生薑三片,煎服。乾葛、川芎、蒼朮,乃發散外邪之藥,久瘧者及發散過者除之。不思飲食,加山樝、麥芽、枳實各五分;痰盛加貝母、知母。

寒痰停飲加草果仁

陽分汗多。加人參、黃芪,去葛根。陰分。加酒芍藥、川當歸、川芎、生地黃各八分。或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