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47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單方

人參酒浸服之,治風軟腳弱,可逐奔馬,故曰「奔馬草。」 曾用有效。丹溪

腳軟用「商陸根細切如小豆大,煮令熟,更入菉豆同 爛煮為飯」,每日煮食,以瘥為度,其功最效。斗門方 癱緩:用大豆炒黑,投酒中飲之。唐本草

風氣腳弱:《孔公孽》二斤,石斛五兩,酒二斗,浸服。肘後方 濕氣腳軟:「樟柳根切小豆大,煮熟,更以菉豆同煮為 飯,每日食之,以瘥為度,最效。」斗門方

腳膝痿弱,不可屈伸,牛膝煎服、丸服,或浸酒服,並佳。 腰腿之疾必用藥也。本草下同

腳膝冷弱:石觓煎服、丸服並佳。

八月斷大槐枝,候生嫩蘗,煮汁釀酒,療大風痿痹甚 效。別錄

足躄筋急:「桂末白酒和塗之,一日一上。」甲乙經 腰腳痹軟,行履不穩者。萆薢二十四分,杜仲八分,搗 篩,每旦溫酒服三錢匕。禁牛肉。廣利方

痿躄腳弱:五加皮釀酒服,或水煎如茶飲之。本草

鍼炙

《靈樞經》曰:「春取絡脈諸榮大筋分肉之間,甚者深取 之,間者淺取之。夏取諸腧,孫絡肌肉皮膚之上。秋取 諸合,餘如春法。冬取諸井,諸腧之分,故深而留之。此 四時之序,氣之所處,病之所合,臟之所宜。轉筋者,立 而取之,可令遂已;痿厥者,張而刺之,可令立快也。 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命門者,目也。陽明根於厲 兌,結於顙大,顙大者,鉗耳也。少陽根於竅陰,結於窻 籠。窻者,籠耳中也。太陰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故 樞折則肉節瀆而暴疾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陽,視 有餘不足。瀆者,皮膚宛焦而弱也。闔折則氣無所止 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陽明,視有餘不足。」無 所止息者,真氣稽留,邪氣居之也。樞折,即骨繇,而不 安於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陽,視有餘不足。骨繇者,節 緩而不收也。所謂骨繇者,搖故也,當窮其本也。 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別走厥陰,下絡足 跗。實則厥,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別也。

痿厥,為四末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 無休,病已止。

熱病面青腦痛,手足躁,取之筋間,以第四鍼於四逆, 筋躄目浸,索筋於肝,不得,索之金,金者肺也。

凡此十二邪者,皆奇邪之走空竅者也。故邪之所在, 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 為之苦傾,目為之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 苦鳴;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悗,補足外踝下留之。」 「痿厥心悗,刺足大指間上二寸留之,一曰足外踝下 留之。」

《甲乙經》曰:「足緩不收,痿不能行,不能言語,手足痿躄, 不能行,地倉主之。」

痿不相知,太白主之。

痿厥,身體不仁,手足偏小,「先取京骨,後取中封、絕骨, 皆瀉之。」

痿厥寒,足腕不收,躄坐不能起,髀樞腳痛,丘墟主之。 虛則痿,躄,坐不能起;實則厥,脛熱時痛,身體不仁,手 足偏小,善囓頰,光明主之。

《千金方》曰:「浮白,主足緩不收。」

天柱、行間,主足不任身。

然谷,主足不能安,脛痠不能久立。

中都,主「足下熱,脛寒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

衝陽、三里、僕參、飛揚、復留、完骨,主足痿失履不收。 地倉、太泉,主足痿躄不能行。

光明,主痿躄,坐不能起。

條口、三里、承山、承筋,主足下熱,不能久立。

風市,主「兩膝攣痛,引脅拘急,軃躄,或青、或焦,或枯,或 黧如腐木。」

曲泉附陽天池大巨支溝小海絕骨前谷,主四肢不 舉。

《醫學綱目》曰:「刺痿概舉其略。肺熱葉焦,則肺喘鳴,生 痿躄,色白而毛敗者,補其榮魚際,通其俞太淵,至秋 病已。」

心熱生,脈痿數溲血,樞折不相提挈,脛縱不能任用 於地,色赤而絡脈溢者,補其榮勞宮,通其俞太陵,至 夏病已。

肝熱生筋痿,下白淫,口苦,筋急攣,色蒼而爪枯者,補 其榮行間,通其俞太衝,至春病已。

脾熱生肉痿,乾渴,肌肉不仁,色黃而蠕動者,補其榮, 大都,通其俞,太白,至長夏病已。

腎熱生骨痿,足不任身,腰脊不舉,骨枯髓減,色黑而 齒槁者,補其榮然谷,通其俞,太谿至冬病已。

腳弱無力,行步艱難,灸「太衝、厲兌補之,又灸風市。」 又法:取太衝五分,瀉八吸,忌灸。又取中封五分,瀉八 吸;三里一寸,瀉十吸。

又法:「公孫灸半寸,又取三里、絕骨、申脈。不已,取崑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