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7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不宜厚味。但略煑半熟。清湯冷飲之。尤善除煩清火。

右歸丸

治「元陽不足,牙齒動搖」 脫落者。

大懷熟地八兩 山藥炒,四兩 山茱萸微炒 當歸各三兩便溏勿用 枸杞微炒 鹿角膠炒珠 菟絲子製 杜仲薑湯炒,各四兩 肉桂二兩,漸可 加至四兩。製附子自二兩漸可加至五六兩

右先將熟地蒸爛杵膏,加蜜為丸,彈子大,每嚼服二三丸,以滾白湯送下,其效尤速。

左歸丸

治「真陰虧損,而牙齒浮腫,動搖如欲落者。」

大懷熟地八兩 山藥炒 枸杞子 山茱萸肉 菟絲子製 鹿角膠敲碎炒珠 龜膠切碎炒珠,各 四兩無火者不必用 川牛膝酒洗蒸熟,三兩精滑者不必用

右丸法如前,或桐子大,每食前,用滾湯或淡鹽湯送下百餘丸。

玉女煎

治水虧火盛,熱渴牙疼腫痛。

生石膏三、五錢 熟地黃三、五錢或一兩 知母、 牛膝各一錢五分 麥冬二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

冰白散

治走馬牙疳

人中白倍用之。 冰片少許, 銅綠用酢製者。 杏仁二味等分。

右為細末敷患處

太清飲

治牙疼火之甚者

知母 石斛 木通各錢半 石膏生,五、七錢

水一鍾半,煎七分,溫服或冷服。或加「麥門冬。」

二辛煎

治陽明胃火壅盛,牙根口舌腫疼不可當,先用此湯漱之,漱後敷以三香散,或仍服清胃等藥,以治其本。

《北細莘》三錢, 生石膏一兩。

右,水二椀,煎一椀,乘熱頻漱之。

冰玉散

治牙疳牙痛。口瘡。齒衄喉痹。

生石膏一兩, 《月石》七錢, 冰片三分, 殭蠶一錢。

右為極細末,小磁瓶盛貯,敷之,吹之。

三香散

治牙根腫痛

丁香 川椒紅,等分 冰片少許

右為末,敷痛處。如無川椒,以蓽茇代之。

固齒將軍散

錦紋大黃炒微焦 杜仲炒去絲半黑,各十兩 青鹽四兩

右為末,每日清晨擦漱,火盛者嚥之亦可。

虛牙腫方瘡瘍全書下同

藁本、 獨活 荊芥 川烏 香附子 當歸 皂角 細莘 川椒。

右水酢各半煎,乘熱噙漱,另服「清胃湯」 、玉液散之類。

牙宣方

冰片 五倍子各三分 麝香二分 大紅絨灰 珍珠 硼砂 雞內金煅 人中白煆 元明粉 靛花 牛黃 黃蘗蜜炙褐色末,各一錢 黃連末 一錢五分 雄黃五分 鹿角灰二錢

右「藥品穿腮腫毒」 ,治之亦妙,俱另研細末和勻,吹入患處。

清胃湯

治前證

當歸梢 黃連酒炒 生地黃酒洗,各一錢 升麻 二錢 牡丹皮二錢五分

水一鍾半煎服

玉池散

治前證

藁本、 升麻, 防風, 細莘, 白芷、 甘草節, 當歸, 槐花, 川芎, 獨活, 黑豆。

水二鍾,薑三片煎,食遠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