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36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明之窠也。孫思邈云:「中年之後有目疾者,宜補而不 宜瀉。」可謂開斯世之矇矣。東垣此方,其近之。 《療本》滋腎丸,此亦治腎虛目暗之方也。蓋眼者肝之 竅,肝木臟也,得水則榮,失水則枯,故用黃蘗、知母之 味厚者,以滋腎水,所謂虛則補其母也。是方也,雖曰 補腎。亦瀉之之類也。脾強目暗者。宜主之。脾胃壞者。 非所宜也。

血弱不能養心,心火旺盛,肝木自實,瞳子散大,視物 不清者,乾熟地黃丸主之。蓋肝者心之母,心火旺盛, 故令肝木自實。肝主風,心主火,瞳子散大,風火動搖 之象也。瞳子者主照物,今而散大,宜其視物不清矣。 越人云:「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火是肝之子,故用 芩、連、骨皮、生地以瀉火。水是肝之母,故用熟地、門冬、 五味以滋水。《內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故又以人參、 甘草益其陽氣。而枳殼者所以破其滯泥。柴胡者所 以升其清陽也。清升而目自明矣。經曰:目得血而能 視。故又以當歸佐之。

青白目瞖者,補陽湯主之。蓋陽不勝其陰,則生目瞖。 所謂陰盛陽虛,則九竅不通,乃陰埃障日之象也。是 方也,人參、黃芪、白朮、茯苓、甘草、陳皮,甘溫益氣之品 也,固所以補陽;柴胡、羌活、獨活、防風,辛溫散瞖之品 也,亦所以補陽;知母、當歸、生熟地黃、芍藥、澤瀉,雖曰 養陰,亦所以濟夫;羌、防、柴、獨,使不散其真陽耳,是亦 所以補陽也。用肉桂者。取其辛熱。熱者火之象。可以 散陰瞖。辛者金之味。可以平肝木。蓋眼者肝木之竅。 以故用之。

「『百點膏』者,蓋欲使藥力相繼耳。」按蕤仁能散結氣,當 歸能活滯血,防風能散風,黃連能攻熱,甘草能和氣 血,乃蜜則潤之而已。

凡患風熱眼眶紅爛者,「光明洗眼方良。」蓋銅性清肅, 可以勝熱明目;黃連苦燥,可以瀉熱堅膚;艾葉辛溫, 可使驅風勝濕;杏仁辛潤,可使利氣澤皮。

諸目疾瞖障青盲者,《本事》羊肝丸主之。蓋眼者肝之 竅,肝木自實而病眼,邪害空竅也。越人云:「實則瀉其 子」,故用黃連以瀉心。能瀉其心,則子食氣於母,而肝 弗實矣,目豈不瑩然而明乎。然必濟以羊肝者,取其 為血氣之屬,同類相從,用之補肝,非若草木之性偏 一而失沖和也。

《一切內障類說》羊肝丸主之。蓋夜明沙能攻目中瞖 障,木賊能散目中瞖熱,乃羊肝者同類相從,能引四 物入肝而利其竅也。

目昏多淚,真人明目丸主之。蓋腎主目之瞳子,腎水 虛竭,故令目昏。肝之液為淚,肝有風熱,故令淚出。是 方也,生地所以涼肝,熟地所以補腎。乃川椒者,味辛 而熱,可以療肝腎之痹氣。痹氣者,濕熱著而不散之 氣也。又於空心之時,以鹽飲吞之,宜其直達肝腎之 區矣。病在標而治其本,可謂神於病情者,此其所以 為真人之方歟。

「瞖膜遮睛,鼉龍點眼方良。」蓋豬膽汁者,甲木之精也, 可以榮潤乙竅;冰腦者,辛溫之品也,可以旋開目瞖; 豬膽膜皮者,化爛之品也,可以消去瞖膜。 兩瞼赤濕流泪,疼痛不能視物,夜不可近燈,二百味 花草膏主之。夫內熱則瞼赤,肝熱則出泣,微熱則痒, 熱甚則痛,或痛或痒,皆火之故也。氣熱則神濁昏冒, 故令晝不能視物。陽勝者惡火,故令不可以近燈光。 此《經》所謂天明則日月不明,邪害空竅也。羯羊膽苦 物足以勝熱,蜜潤物足以濟火。然曰入口,不曰入眼, 則固服食之劑耳。用之者,使頻頻噙之,藥力相繼為 良。

「目疾者,戒沐頭,宜濯足。」崐?謂此二句者,先哲之格言 也。太極之道,動而生陽,靜而生陰,沐頭則上動矣,必 生陽而損目。況夫濕氣難乾,乘風而梳拂不已,則風 濕襲於首,而併於目,甚者至於喪明,此沐頭之宜戒 也。然何以宜濯足也?足太陽之經,根於足之小指端, 上貫於睛明。足少陽之經,根於足大指岐骨間,上貫 於瞳子髎。足陽明之經,根於足中指內間,上貫於承 泣。《易》曰:「水流濕,火就燥。」若能以溫水濯其兩足,則頭 目間之熱邪,亦能引之而下。況夫溫濯之餘,腠理疏 泄,又足以瀉經中之邪,是亦去病之一助也,故曰宜 濯足。

《陳實功外科正宗》

眼丹

眼丹乃脾經有風,胃經多熱,共結為腫。風多者,則浮 腫易消;熱甚者,則堅腫難散。初起宜用金黃散敷之。 有表證者,荊防敗毒散;有裏證者,清胃散加大黃利 之。如後不散,必欲作膿,宜換膏貼之。膿成者,即針遲, 則眼頭自破。然此乃睛明穴,肉空難斂之所,故成漏 者多。

眼胞菌毒

菌毒者。乃脾經蘊熱凝結而成。其患眼胞內生出如 菌。頭大蔕小。漸長垂出。甚者眼翻流淚。亦致昏蒙。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