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9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協。巡撫郭鏜以為言,調南京。值小王子大入,寧與鏜 及太監蔡新斂兵守。寇大掠,焚代王別堡。王趣戰,寧 憤激,與鏜等營城外。寇預伏兵,以十餘人為誘。新麾 下馳擊。寧將士爭赴之,遇伏大敗。死者千餘人。寧於 是降指揮同知,寄俸羽林左衛。弘治初,用薦署都指 揮使。踰年卒。

許仕達

按《萬姓統譜》:「仕達,歙縣人。景泰初,巡按福建。時兵荒 之餘,仕達欲裁省郡縣穴費,以紓民力,乃創置簿籍 官,識以印章,分給縣各里。凡里中供應所出多寡,皆 令長里者自書於籍,按臨所至,輒取而稽考焉。自是 郡縣有所畏憚,科徵頗省。居一年,與巡撫大臣可否 事交,上章爭辨。有旨命仕達還朝。閩之耆老相率詣」 闕乞留之,因命復巡按一年。仕達按問,風采凜然。後 陞福建布政司參政,聲望遂減。

許進

按《明外史許進傳》:「進字季升,靈寶人。成化二年舉進 士,除御史,歷按甘肅、山東,皆有聲。陳鉞激變遼東,為 御史強珍所劾,進亦率同官論之。汪直怒,搆珍下獄, 摘進他疏訛字,廷杖之。滿三考,遷山東副使。弘治元 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大同,與分守中官石岩相訐。 岩徵還,進亦謫兗州知府。七年,遷陝西按察使。馬文」 升薦為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加副都御史,移撫陝 西。入歷戶部左、右侍郎。十三年,《火篩》大舉犯大同,邊 將屢敗。敕進與太監金輔、平江伯陳銳禦之,無功。言 官劾輔等玩寇,并論進。致仕去。武宗即位,起為兵部 左侍郎。正德元年代劉大夏為尚書。居兵部半歲,改 吏部,加太子少保。進以才見用,能任人。然性通敏。劉 瑾弄權,多所壅格。進不能盡行其意,稍委蛇。而瑾終 惡進。故事,郎中闕,署員外郎,得遷補。進有所推用,瑾 以為非制。進不引咎,三降嚴旨譙責。不得已請罪,乃 令致仕。未幾,坐用雍泰,削其籍。瑾誅,復官。卒。嘉靖五 年諡「襄毅。」子誥、讚,詩、詞、論。詩,工部郎中;詞,知府。

許鯤

按《南靖縣志》:「鯤,字景運,宋平章光亨裔孫。天資夙慧, 篤志理學。登成化丁酉賢書,與蔡虛齋清同年相契, 每過從講學,清目為醇儒。任分水教諭,父思微手書 《胡安國傳》以誡勉之。鯤勵名節,正師道,不媿父訓。卒 與縣令忤,拂袖歸,築草庭精舍,著書其中,學者稱為 草庭先生。」

許淳

按《萬姓統譜》:「淳字文原,成都人。成化丁未進士,歷布 政。」

許銳

按《萬姓統譜》:「銳,登州衛人。成化中進士,為監察御史。 孝宗初,中侍梁方、陳喜、韋興輩柄權亂政,銳再劾罷 之。時阻塞言路,乃力陳其奸,以修省事劾罷閣老劉 吉、徐溥、監事李興、郭鏞,及按口北,條陳處置邊務六 事,陳言時政十二事,俱得允行。改南畿,適星變,上言 弭災八事。後出僉山西按察事。時兄鉞以國子生養」 於家,陳情終養,代兄疏凡三上,未允,卒。

許天錫

按《明外史許天錫傳》:「天錫字啟衷,閩縣人。弘治六年 進士。改庶吉士,授吏科給事中。武宗即位,屢進工科 左給事中。正德改元,奉使封安南。在道進都給事中。 三年春,竣事還朝,見朝事大壞,敢言者皆貶斥,而瑾 虐加甚,天錫大憤。六月,清覈內庫,得瑾侵匿數十事, 知奏上聞必罹禍,乃夜具登聞鼓狀,令家人於身後」 上之,遂自經。時妻子無一從者,一童侍側,匿其狀而 遁,竟不獲不。時海陽周鑰為兵科給事中,勘事淮安, 奉使還者,瑾皆索重貨,鑰與知府趙俊貸千金,俊不 與,計無所出,自刎死。平定郗夔為禮科給事中,正德 五年出覈延綏戰功,瑾屬其私人,夔念不從則得禍, 遂自經。瓊山馮顒為御史,以事忤瑾,為所誣,自經死。

許讚

按《明外史許進傳》:「讚字廷美,進第三子也。弘治九年 進士,授大名推官,召拜御史。正德初,改翰林編修。劉 瑾逐進,讚亦出為臨淄知縣,累遷浙江左布政使。嘉 靖六年為光祿卿,歷刑部左、右侍郎,進尚書。十年改 戶部。母卒,服未闋,詔以為吏部尚書。服除,始入朝,累 加少保。翟鑾、嚴嵩柄政,多所請託,郎中王與齡勸讚」 發之,嵩辨之強。帝眷嵩,反切責讚,除與齡籍。讚自是 大畏葸,不敢與政府抗矣。鑾罷,詔以本官兼文淵閣 大學士,參預機務,政事一決於嵩,伴食而已。久之,加 少傅。以年踰七十,數乞休。帝責其忘君愛身,落職閒 住歸。三年卒。後復官,諡《文簡》。

許誥

按《明外史許進傳》:「誥字廷綸,進次子也。弘治十二年 進士。授戶科給事中,進刑科右給事中。正德初,父進 為兵部尚書。故事,大臣子不得居言職,遂改翰林檢 討。及進忤劉瑾削籍,并謫誥全州判官。父喪歸。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