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年,遷兵部尚書,陞督府參謀軍事。張浚命王德為都 統制,以酈瓊為之副。瓊與德素不協,乃命祉往廬州 節制之。祉密奏乞罷瓊兵權,其書吏漏語于瓊,瓊懼」, 遂叛降劉豫。祉遇害,其妻吳氏,自縊以殉葬

呂圓登

按《宋史李彥仙傳》:呂圓登,夏縣人。嘗為僧,後以良家 子應募捍金人淆、澠間。彥仙保三觜,圓登功最多,為 愛將。城垂破,以兵來援,身重創,持彥仙泣曰:「圍久,不 知公安否,今得見公,且死無恨。」創身方臥,聞城陷,遽 起戰死。

呂蒙

按《萬姓統譜》:「蒙事親至孝。父卒,葬邑之社潭,蒙不忍 舍去,居墓下久不返。子琰憂懼不已,乃即其母所葬 曰龍巖者,謀築室其旁,以便終養。值歲饑,米斗千文, 琰解囊糴于京口,度其可還以畢事,不意米舟失所, 無遺粒而歸。琰不為意,畢力成之,乃迎父於其中,蔬 食四十年,一日焚香危坐而逝。琰克大事,悉以家事」 屬諸子。自居龍巖舊廬,戀慕不返,牓其廬曰「報慈」,用 父詩句也。後以子貴封迪功郎,卒,贈宣教郎。

呂頤浩

按《宋史呂頤浩傳》:「頤浩,字元直,其先樂陵人,徙齊州。 中進士第,累官入為太府少卿,升待制徽猷閣。伐燕 之役,為燕山府路轉運使,奏危急五事。徽宗怒,命褫 職。高宗即位,除知揚州。車駕南幸,以頤浩守尚書右 僕射,改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拜同簽書樞密院事,江 東安撫制置使,兼知江寧府。時苗傅、劉正彥為逆,逼」 高宗避位。頤浩寓書張浚及諸將,約會兵破賊。趙鼎 論其過,頤浩求去,除醴泉觀使,尋除江東安撫制置 大使,拜少保、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秦檜 欲傾之而擅朝權,詔開府鎮江。既還,傾秦檜,檜罷相, 頤浩獨秉政,屢請興師復中原。頤浩秉政凡二年。高 宗以水旱地震,下詔罪己,罷頤浩為鎮南軍節度使、 提舉洞霄宮。五年,詔問宰執以戰守方略,頤浩條十 事以獻。除湖南安撫制置大使,除少保。明堂禮成,進 封成國公。卒,諡忠穆。

呂本中

按《宋史呂本中傳》:「本中,字居仁,元祐宰相公著之曾 孫,好問之子。公著薨,以遺表恩授承務郎。紹興六年, 召赴行在,特賜進士出身,擢起居舍人。八年,遷中書 舍人。初,本中與秦檜同為郎,相得甚歡。檜既相,私有 引用,本中封還除目。趙鼎素主元祐之學,謂本中公 著後,故深相知。檜怒,風御史蕭振劾罷之,提舉太平」 觀,卒。學者稱為「東萊先生。」賜諡「文清。」

呂摭

按《萬姓統譜》:「摭,齊州人,頤浩子。官至朝散郎,貶梧州。 秦檜追憾頤浩,竄摭雖在貶,所以詩書自娛,無幾微 見辭色。」

呂陟

按《湖廣通志》:「陟,字升卿,零陵人。早登紫巖先生之門, 與南軒遊。誠齋楊公為零陵丞,因督租過其里,見之。 及歸,郡守問曰:『所過知有人才否』?答曰:『得一呂升卿 飽學之士,宜即招致鄉校,領袖諸生』。」後入仕,再調常 德錄事參軍。南軒帥江陵,廉漕適大比,時命考試,後 屢為監司,有聲。

呂祖謙

按《宋史呂祖謙傳》,「祖謙字伯恭,尚書右丞好問之孫 也。居婺州,初補蔭入官,後舉進士,復中博學宏詞科, 調南外宗教。丁內艱,居明招山,四方之士爭趨之。除 太學博士,召試館職,除祕書郎,國史院編脩官,遷著 作郎。以疾請祠歸。先是,書肆有書曰《聖宋文海》,孝宗 命祖謙類為百五十卷上之,賜名《皇朝文鑑》,詔除直」 祕閣,尋主管沖祐觀。明年,除著作郎。卒,諡曰成。

呂祖儉

按《宋史呂祖儉傳》:「祖儉,字子約,祖謙之弟也。受業祖 謙,如諸生。以薦召除籍田令,通判台州。寧宗即位,除 太府丞。時韓𠈁胄寖用事,正言李沐論右相趙汝愚, 罷之,祖儉奏汝愚亦不得無過,然未至如言者所云。 會祭酒李祥、博士楊簡皆上書訟汝愚,沐皆劾罷之, 祖儉乃上封事言之。疏上,有旨安置韶州。遇赦,量移」 高安二年卒。

呂祖泰

按《宋史呂祖儉傳》:「祖儉從弟祖泰,字泰然,夷簡五世 孫,寓常之宜興。性疏達,尚氣誼,學問該洽,論世事無 所忌諱。慶元初,祖儉以言事安置瑞州,祖泰徒步往 省之。及祖儉沒貶所。嘉泰元年,周必大降少保致仕, 祖泰憤之,乃詣登聞鼓院上書,論韓𠈁胄有無君之 心,請誅之以防禍亂。有旨配欽州牢城收管。𠈁胄誅」, 詔雪其冤,特補上州文學,改授迪功郎、監南嶽廟。喪 母,無以葬,至都謀於諸公,得疾卒。

呂大亨

按《萬姓統譜》:大亨,孝子蒙之曾孫,以能詩名。師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