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同名異實

楚氏有二:鬻熊之後,以國為氏。魯林楚之後,以名為 氏。

《廖用賢尚友錄》

楚姓

《楚》,羽音「江陵。」

楚姓部列傳

上古

楚老

按《萬姓統譜》:「古賢者楚老。」

楚丘

按《左傳昭公五年》:「初,穆子之生,莊叔以《周易》筮之,遇 明夷之《謙》,以示卜楚丘曰:『是將行而歸,為子祀。以讒 人入其名曰牛,足以餒死』。」《楚丘》,卜人姓名。

楚建

按《左傳昭公二十年》:「宋華、向之亂,公子城、公孫忌、樂 舍、司馬彊、向宜向鄭,楚建、郳甲出奔鄭。」

楚隆

按《左傳》,哀公二十年十一月,越圍吳,趙孟降於喪食。 楚隆曰:「三年之喪,親暱之極也。主又降之,無乃有故 乎?」趙孟曰:「黃池之役,先主與吳王有質,曰『好惡同之。 今越圍吳,嗣子不廢舊業而敵之,非晉之所能及也』。」 吾是以為降。楚隆襄子家臣。

楚忌

按《萬姓統譜》:「忌見印藪。」

楚昭輔

按《宋史楚昭輔傳》,「昭輔字拱辰,宋州宋城人。宋初為 軍器庫使。太祖親討澤、潞及征淮、揚,並以昭輔為京 城巡檢。開寶四年,帝以其能心計,拜左驍騎大將軍, 權判三司。六年,遷樞密副使。九年,命權宣徽南院事。 太平興國初,拜樞密使。三年,加檢校太傅。從征太原, 加檢校太尉。俄以足疾請告,帝親臨問。家居近一歲」, 會郊祀畢,罷為驍騎衛上將軍。逾年卒,無子,錄其兄 子吉為供奉官,敏為殿直。咸平三年,錄弟之子諒為 借職。大中祥符八年,又錄從孫鼎為右班殿直,吉至 內殿崇班。吉子隨、敏子咸,並進士及第,隨為太常博 士,咸屯田員外郎。

楚芝蘭

按《宋史楚芝蘭傳》:「芝蘭,汝州襄城人。自言遇有道之 士,教以符天六壬遁甲之術,屬朝廷博求方技,詣闕 自薦,得錄為學生。以占候有據,擢為翰林天文,遷司 天春官正,遷尚書工部員外郎。淳化初,坐事出為遂 平令,卒。子繼芳,為城父縣主簿。」

楚衍

按《宋史楚衍傳》:「衍,開封胙城人。少通四聲字母,里中 以先生目之。衍於九章、緝古、綴術、海島諸算經,尢得 其妙。明相法及聿斯經,善推步陰陽星曆之數,間語 休咎無不中。自陳試宣明曆,補司天監學生,遷保章 正。天聖初,授靈臺郎,製《崇天曆》,進司天監丞,入隸翰 林天文。皇祐中,同造《司辰星漏曆》十二卷。久之,與周」 琮同管勾司天監,卒。

楚建中

按《宋史楚建中傳》:「建中,字正叔,洛陽人。第進士,主管 鄜延經略機宜文字,累遷提點京東刑獄、鹽鐵判官, 歷夔路、淮南、京西轉運使,進度支副使,出知滄州。久 之,為天章閣待制,陝西都轉運使,知慶州江寧、成德 軍,以正議大夫致仕,元祐初卒。」

楚執柔

按《萬姓統譜》:「執柔,政和三年癸巳,丞江陰縣,善知水 道,嘗治橫河、市墩、新河代洪港,使水疏而不壅,節而 不濫。白鹿、化成等十鄉之田,頻苦旱澇,盡除其患。農 田資利,計畝凡六千五百七十二頃有畸。」

楚匽

按:《萬姓統譜》:「匽乾道六年,知博白縣。」

楚鼎

按《元史楚鼎傳》:「鼎,安豐蒙城人。父㺹,仕金,金亡歸宋, 命守宿州。歲己亥,以州降阿朮魯,宋兵攻破之,囚鼎 於鎮江府。凡十有四年,會赦免。至元十二年,鼎降,授 管軍總管,加懷遠大將軍。十八年,東征日本,鼎率千 餘人從左丞范文虎渡海,舟壞,鼎挾破板漂流三晝 夜,至高麗之金州合浦海,屯駐散兵亦漂泛來集,遂」 領之以歸。

楚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