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1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徒擾耳。」乃悉力漕鹽,民賴以寬。改龍泉,溪洞參半,一 撫以恩,皆相告曰:「官常欲薙獮我曹,今公教我如子, 謹勿負!」相勸奉約束,兩邑最號難治,人咸服其精敏。

杜天舉

按《萬姓統譜》:天舉,紹興中知潯州,入對言:「士官教諭, 未足為後進模範。乞令見任有出身或特奏名兼攝。」 從之。

杜唐卿

按《萬姓統譜》:「唐卿字興宗,宜章人。舉進士,調浮梁主 簿。至官,興學校。未幾,芝生於學,從之遊者三百餘人, 有善政,百姓思之。後累徙官司農。」

杜煜

按《萬姓統譜》:煜字良仲,黃巖人。嘉定元年進士,師事 朱熹者十餘年。自謂向來彼此相梗,今皆融會合一, 人稱為「南湖先生。」弟知仁,亦志於學。

杜範

按《宋史杜範傳》:「範字成之,黃巖人。嘉定元年舉進士, 調金壇尉。紹定六年,遷大理司直。端平元年,改授軍 器監丞。明年入對,改祕書郎,尋拜監察御史。奏曩者 權臣所用,臺諫必其私人,約言已堅而後出命。其所 彈擊,悉承風旨,是以紀綱蕩然,風俗大壞。丞相鄭清 之大怒,五上章丐去。時清之妄邀邊功,用師河洛,兵」 民死者十數萬,資糧器甲悉委於敵,邊境騷然,中外 大困。範率合臺論其事,並言「制閫之詐謀罔上。」於是 凡侍從、近臣之不合時望者,監司、郡守之貪暴害民 者,皆以次論斥。清之愈忌之,改太常少卿。轉對,極言 簽書樞密院事李鳴復。帝未即行,即渡江而歸,授江 東提點刑獄。範力辭之,而鳴復亦出守越。嘉熙二年, 差知寧國府。四年,還朝,拜吏部侍郎,權兵部尚書,改 禮部尚書。淳祐二年,擢同簽書樞密院事。範既入都 堂,凡行事有得失,除授有是非,悉抗言無隱情。丞相 史嵩之忌之。四年,遷同知樞密院事。會嵩之遭喪,於 是拜範右丞相。卒,諡清獻。

杜伯高

按《萬姓統譜》:「伯高登東萊呂成公之門,同時陸務觀、 陳君舉、葉正則、陳同甫咸稱其文。淳熙、開禧閒,兩以 制科薦,所著有《橋齋集》。」

杜仲高

按《萬姓統譜》:「仲高嘗占湖漕舉首,吳獵楊長孺與之 善。所著有《杜詩發微》《癖齋集》。」

杜叔高

按《萬姓統譜》:「叔高嘗問道於朱子,與辛幼安諸人游。 端平初,以布衣召入館閣校讎,年八十餘矣。」陳同甫 云:「叔高之詩,如干戈森立,有吞虎食牛之氣,而左右 發春妍,以輝映於其閒。」又云:「仲高之詞,叔高之詩,皆 入能品,非獨一門之盛。」蓋可謂一時之豪矣。

杜季高

按《萬姓統譜》:季高有《法清寺水珠詩》,呈李高云:「疊石 為山已浪呼,小毬戲水更名珠。世間何事非虛假,還 直先生一笑無。」

杜幼高

按《萬姓統譜》:幼高文與季高相上下,有《碎裘集》,葉正 則序之。正則贈幼高詩云:「杜子五兄弟,詞林俱上頭。 規模古樂府,接續後《春秋》。奇崛今誰賞,羈栖浪自愁。 故園如鏡水,日日抱村流。」

杜杲

按《宋史杜杲傳》,「杲字子昕,邵武人。父穎,仕至江西提 點刑獄,故杲以任授海門買納鹽場,辟廬州節度推 官,知定遠縣。會李全犯邊,朝廷以杲久習邊事,擢知 濠州。制置大使趙善湘與趙范、范弟葵出師,遷淮西 轉運判官,改安豐。元兵圍城,與杲大戰。明年,兵復至, 又大戰。擢將作監,進太府卿、淮西制置副使。淳祐元」 年乞去,以直學士奉祠。起知太平州,俄擢華文閣學 士、沿江制置使、知建康府、行宮留守。復與元兵戰於 真州。進敷文閣學士,遷刑部尚書,升寶文閣。致仕,卒。

杜庶

按《宋史杜杲傳》:「杲子庶,字康侯,幼倜儻有大志。從父 兵間,習邊事,未入仕,已立戰功。杲帥淮西,辟書寫機 宜文字,遷籍田令。杲在建康,庶通判和州,奉祀鴻禧 觀。起知邕州,遷司農丞,知和州。開慶元年,進大理少 卿,特授兩淮制置使,知揚州,召赴行在,尋直寶文閣, 知隆興府,江西轉運副使,卒。」

杜鐸

按《萬姓統譜》:「鐸,字文振,圯次子。階至右通直郎,兩宰 劇邑,所去人思之,贈中大夫。所著有文集四六。尢工。 鐸為人,清介自勵,為時所敬。與韓南澗友善,及卒,為 作墓銘。」子二。

杜淦

按《萬姓統譜》:淦,江夏人,自稱漢陰老人。居泗水上,烈 日笠首,躬督耕墾,起家十五年致富。常謂人曰:「夫忍 恥入仕,不因妻子衣食者幾希。彼忍恥,我勞力,皆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