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70 (1700-1725).djvu/1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密副使。重熙九年,夏人侵宋,宋遣郭禎來告,上命防

使夏解之,拜參知政事。十三年,拜南府宰相。防生子, 帝幸其第。清寧二年,拜右丞相,卒諡元肅。子公謂,終 南府宰相。」

杜審琦

按《宋史杜審琦傳》:「審琦,定州安喜人,昭憲皇太后之 兄。太后昆仲五人,審琦最長,其次審玉,次審瓊,次審 肇,次審進,世居常山,以積善聞。審琦仕後唐為義軍 指揮使,天成二年卒,審玉前一年卒。太祖開國,審琦 子彥超為西京作坊使。」

杜審瓊

按《宋史杜審琦傳》:「審琦弟審瓊,建隆初,授檢校國子 祭酒。三年,召赴闕,遷右衛大將軍。乾德初,領富州刺 史。四年兼點檢侍衛步軍司事。是秋卒,諡恭僖。審瓊 性醇質,在公畏慎,宿衛勤謹,徼巡京邑,里閈清肅,人 皆稱之。子彥圭。」

杜審肇

按《宋史杜審琦傳》:「審琦弟審肇,建隆三年,起家授左 武衛上將軍,檢校左僕射致仕。乾德初,領維州刺史。 開寶三年,起為右驍衛上將軍,俄出知澶州,免歸私 第。七年卒,諡溫肅。子彥遵,至南作坊使。」

杜審進

按《宋史杜審琦傳》:「審琦弟審進,建隆三年起家授右 神武大將軍。乾德元年,領賀州刺史,踰年知陝州。太 宗嗣位,加檢校太傅。太平興國五年來朝,是歲,契丹 寇邊,出師捍禦。上幸大名勞軍,留審進警巡,都邑肅 然。六年,復歸陝。雍熙四年,授靜江軍節度。端拱元年 卒,諡恭惠。子彥鈞、彥彬。彥彬至禮賓副使。」

杜漢徽

按《宋史杜漢徽傳》:「漢徽,京兆長安人。父阿孫,為太原 威勝軍使。漢徽有膂力,善騎射,仕後唐武皇,為廳直 隊長。晉天福六年,以功遷興順指揮使。周世宗征劉 崇,漢徽有戰功,補都虞候。宋初,補本軍都校,從平李 筠,又從平李重進,錄功居多。建隆三年,出為天長軍 使,移雄武軍使,知屯田事,未幾卒。」

杜彥圭

按《宋史杜審琦傳》:「審琦弟審瓊,審瓊子彥圭,起家六 宅副使,開寶五年,領信州刺史,六年,改領饒州團練 使。雍熙中北伐,命副米信為幽州西北道行營都部 署,左遷均州團練副使。三年卒。子守元。」

杜彥鈞

按《宋史杜審琦傳》:「審琦弟審進,審進子彥鈞,起家補 供奉官,累遷崇儀使,淳化四年,領恩州防禦使。真宗 嗣位,出知河中府,歷邠慶延、鳳四州。景德中,為天雄 軍副都部署。車駕駐澶淵,契丹騎兵攻月城,彥鈞率 兵擊走之。召還,徙西京水南北都巡檢使。大中祥符 九年,拜密州觀察使,出為并代副都部署,天禧元年」 卒。子贊文,供奉官;贊寧,殿直。孫宗壽,三班奉職。

杜鎬

按《宋史杜鎬傳》:「鎬字文周,常州無錫人。父昌業,南唐 虞部員外郎。鎬幼好學,博貫經史,舉明經,解褐集賢 校理。江南平,授千乘縣主簿。太宗即位,江左舊儒多 薦其能,改國子監丞,遷著作佐郎,歷殿中丞、國子博 士。太宗觀書祕閣,詢鎬經義,進對稱旨,即日改虞部 員外郎。景德初,置龍圖閣待制,因以命鎬。四年,拜右」 諫議大夫。大中祥符中,同詳定《東封儀注》,遷給事中。 三年,又置本閣學士,遷鎬工部侍郎,充其職。六年,卒。 子渥,為大理寺丞。

杜仁偉

按《萬姓統譜》:「仁偉,達州人。為馬步軍都指揮。淳化中, 李順作亂,仁偉罄家資給官軍討賊,斬獲甚眾,以功 授檢校太子賓客。」

杜守元

按《宋史杜審琦傳》:「審琦弟審瓊,審瓊子彥圭,彥圭子 守元,開寶中補左班殿直,得侍便殿,遷供奉官、莫州 監軍。契丹入邊,與州將固守城壁,以功加崇儀副使, 歷如京、洛苑使。至道三年,領梧州刺史,連為并代、鎮、 定、高陽關鈐轄。大中祥符二年,副趙積使契丹,復涖 鎮、定,卒。」

杜惟序

按《宋史杜審琦傳》:「審琦曾孫惟序,字舜功,自三班奉 職累遷為梓夔路鈐轄,徙懷慶路。會任福敗,以騎兵 數千破賊三砦,以功領忠州刺史,敕巡警邊州。久之, 改六宅使,知雄州,徙知滄州,又徙定州。入朝為祁州 團練使,徙大名府路總管,改乾州團練使,卒。」

杜衍

按《宋史杜衍傳》:「衍字世昌,越州山陰人。父遂良,仕至 尚書度支員外郎。衍擢進士甲科,知平遙縣。使者薦 之,擢知乾州,提點河東路刑獄,徙京西路,又徙知揚 州。章獻太后遣使安撫淮南,使還,未及他語,問杜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