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趙,循又冒姓為趙氏,名殷衡。昭宗東遷洛陽,太祖盡 去天子左右,悉以梁人代之,以王殷為宣徽使,循為」 副使。循與蔣元暉、張廷範等共與弒昭宗之謀。唐亡, 事梁為汝州防禦使、左衛大將軍、租庸使,始改姓孔 名循。莊宗時權知汴州。明宗自魏兵反而南,莊宗東 出汜水,循持兩端,遣迎明宗於北門,迎莊宗於西門, 供帳牲餼,其禮如一,而戒其人曰:「先至者入之。」明宗 先至,遂納之。明宗即位,以為樞密使,出為忠武軍節 度使,徙鎮橫海。卒於鎮,年四十八。贈太尉。

後周

孔仁玉

按《宋史孔宜傳》:「仁玉九歲通《春秋》,姿貌雄偉。後唐明 宗長興元年,以為曲阜主簿。三年,遷龔丘令,襲文宣 公。晉高祖天福五年,改曲阜令。周高祖廣順二年,平 慕容彥超,幸曲阜,拜孔子廟及墓,召仁玉賜五品服, 復以為本縣令。仁玉四子:長宜,次憲,次冕,次勖。」

孔維

按《宋史孔維傳》:「維字為則,開封雍丘人。乾德四年,九 經及第,解褐東明、鄢陵二主簿,調滁州軍事推官。太 宗即位,擢授太子左贊善大夫,知河南縣,通判滑、梓 二州。雍熙初,遷主客員外郎。三年,擢為國子司業,賜 金紫,拜國子祭酒。淳化初,兼工部侍郎。二年,卒。景德 四年,錄其孫禹圭同學究出身。」

孔宜

按《宋史孔宜傳》:「宜字不疑,兗州曲阜人,孔子四十四 世孫。舉進士不第。乾德中,詔以為曲阜主簿,歷黃州 軍事推官,遷司農寺丞,掌星子鎮市征。詔以星子為 縣,就命宜知縣事。代還,遷太子右贊善大夫,襲封文 宣公。未幾,通判密州,遷殿中丞。雍熙三年,王師北伐, 受詔督軍糧,涉拒馬河溺死。」

孔憲

按《宋史孔宜傳》:「憲,太平興國二年進士及第,至工部 員外郎,知浚儀縣。」

孔冕

按《宋史孔宜傳》:「冕,應城主簿。」

孔勖

按《宋史孔道輔傳》:「道輔父勗,進士及第,為太平州推 官,以殿中丞通判廣州。真宗東封,躬詣孔子祠,問宰 相孔氏今孰為名者,或言勗有治行,即召對,以為太 常博士,知曲阜縣。後為御史臺推直官,累遷秘書監, 分司南京,管勾祖廟,以尚書工部郎致仕。後道輔卒, 年八十九。」

孔承恭

按《宋史孔承恭傳》:「承恭字光祖,京兆萬年人。唐昭宗 東遷,舉族隨之,遂占籍河南。五世祖戡,戡孫迥,萊州 刺史。迥子昌庶,虞部郎中。昌庶子莊,仕晉為右諫議 大夫。由戡至莊,皆登進士第。承恭,莊之子也。以門蔭 授秘書省正字,歷溫、安豐二縣主簿,入為大理寺丞。 太宗即位,遷大理正,擢庫部員外郎,判大理寺少卿」 事,遷屯田、兵部二郎中,同考校京朝官課第。端拱三 年,為太常少卿,以疾致仕。子坋,同學究出身,為登封 縣尉。

孔守正

按《宋史孔守正傳》,「守正,開封浚儀人。幼事後唐明宗 子許王從益。漢初為東西班承旨,事魏王承訓。周世 宗征淮南,以材勇選為東班承旨。宋初,補內殿直,兼 領驍雄、吐渾指揮,從劉廷翰平蜀,還遷驍雄副指揮 使。開寶中,太祖征太原,守正隸何繼筠麾下。太平興 國中,累遷日騎東西班指揮使,以勞再遷日騎都指」 揮使、領濡州刺史。端拱初,遷龍衛都指揮使、領長州 團練使,出鎮真定。是年秋,出為潁州防禦使。未幾,太 宗以其練習戎旅,特置「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以 授之,改領振州防禦使。明年,拜殿前都虞候、領容州 觀察使。真宗即位,授昌化軍節度觀察留後。景德初, 以不任職代,無何,卒,贈泰寧軍節度使。

孔延世

按《宋史孔宜傳》:「宜子延世,字茂先,以父死事,賜同學 究出身,為曲阜主簿,歷閩、長葛二令。真宗至道三年, 以為曲阜令,襲封文宣公。咸平三年,卒官。」

孔道輔

按《宋史孔道輔傳》:「道輔,字原魯,初名延魯,孔子四十 五代孫。幼端重,舉進士第,為寧州軍事推官。有蛇出 天慶觀真武殿中,一郡以為神,州將帥官屬往奠拜 之,道輔以笏擊蛇,碎其首,觀者歎服。遷大理寺丞,知 仙源縣,主孔子祠事。再遷太常博士,召為左正言。未 幾,為直史館,除右司諫,龍圖閣待制。明道二年,為右」 諫議大夫、權御史中丞。會郭皇后廢,道輔率諫官十 人詣垂拱殿伏奏:「皇后天下之母,不當輕議。」絀廢。出 知泰州。頃之,復入為御史中丞。道輔性鯁挺特達,遇 事彈劾無所避,出入風采肅然。及再執憲,權貴益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