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3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引為主簿。舉秀才,再遷殿中郎。高帝為驃騎,取為記 室參軍,與江淹對掌辭筆,為尚書左丞。永明中,歷黃 門侍郎、中庶子、廷尉,轉御史中丞。建武初,為平西長 史、南郡太守。珪風韻清疏,好文詠,飲酒不樂世務。門」 庭之內,草萊不剪,中有蛙鳴。或問之,答曰:「我以此當 兩部鼓吹。」永元元年,為都官尚書,遷太子詹事,加散 騎常侍。三年卒,贈金紫光祿大夫。

孔休源

按《梁書孔休源傳》:「休源字慶緒,會稽山陰人,晉丹陽 太守沖之八世孫。曾祖遙之,宋尚書水部郎。父珮,齊 廬陵王記室參軍,早卒。休源年十一而孤。建武四年, 州舉秀才,瑯琊王融薦之於竟陵王,為西邸學士。梁 臺建,為太學博士。初到京,寓於宗人少府卿孔登宅, 曾以祀事入廟,侍中范雲一見,深加褒賞。後雲命駕」 到少府門,登拂筵整帶,謂當詣己,既而獨造休源,高 談盡日,同載還家,登深以為愧。俄除臨川王府行參 軍,除兼尚書儀曹郎中。時多改作,每訪前事,休源以 所誦記,隨機決斷,曾無疑滯,任昉嘗謂之「孔獨誦。」除 中書舍人,臨川王府記室參軍,遷尚書左丞,除給事 黃門侍郎,遷長兼御史中丞,除少府卿,出為宣惠晉 安王府長史、南郡太守,行荊州府州事,遷明威將軍, 復為晉安王府長史、南蘭陵太守,別敕專行南徐州 事。徵為太府卿,俄授都官尚書,領太子中庶子。普通 七年,授宣惠將軍,監揚州。中大通二年,加授金紫光 祿大夫。四年五月卒,贈散騎常侍,諡貞。

孔僉

按《南史孔僉傳》:「僉,會稽山陰人。少師事何引,通《五經》, 尤明《三禮》《孝經》《論語》,講說並數十篇,生徒亦數百人。 三為《五經》博士,後為海鹽、山陰二縣令。僉儒者,不長 政術,在縣無績。太清亂,卒於家。子淑元,頗涉文學,官 至太學博士。僉兄子元素,又善《三禮》,有盛名,早卒。」

孔子祛

按《南史孔子祛傳》:「子祛,會稽山陰人。少孤貧好學,耕 耘樵采,常懷書自隨,遂通經術,尤明古文尚書。為兼 國子助教、西省學士,累遷兼中書通事舍人,加步兵 校尉。梁武帝撰《五經講疏》及《孔子正言》,專使子祛檢 閱群書,以為義證。後加通直正員郎,卒官。子祛凡著 《尚書義》二十卷、《集註尚書》二十卷、《續朱異集註周易》」 一百卷,《續何承天集禮論》一百五十卷

孔廣 孔逭

按《南史丘巨源傳》:「會稽孔廣、孔逭,皆才學知名。廣字 淹源,美容止,善吐論,仕至揚州中從事。逭抗直有才 藻,製《東都賦》,於時才士稱之。卒於衛軍武陵王東曹 掾。」

孔奐

按《陳書孔奐傳》:「奐字休文,會稽山陰人。曾祖琇之,齊 左民尚書,吳興太守。祖臶,太子舍人,尚書三公郎。父 稚孫,梁寧遠枝江公主簿、無錫令。奐數歲而孤,為叔 父虔孫所養,好學善屬文,經史百家莫不通。涉。州舉 秀才,射策高第,除鎮西湘東王外兵參軍,入為尚書 倉部郎中,遷儀曹侍郎,補功曹史。值侯景亂,京城陷」, 朝士並被拘縶,賊帥侯子鑒脫桎梏,令掌書記。及景 平,王僧辯引為左西曹掾,又除丹陽尹丞。梁元帝即 位,徵奐,僧辯累表留之。高祖作相,除司徒右長史,遷 給事黃門侍郎,除貞威將軍、建康令。高祖受禪,遷太 子中庶子。永定二年,除晉陵太守。世祖踐阼,徵為御 史中丞,遷散騎常侍,領步兵校尉、中書舍人,掌詔誥。 天嘉四年為五兵尚書。天康元年為太子詹事。廢帝 即位,除散騎常侍、國子祭酒。光大二年,出為信武將 軍、南中郎康樂侯長史、尋陽太守,行江州事。高宗即 位,進號仁威將軍、雲麾始興王長史。太建三年,徵為 度支尚書,領太子中庶子。六年,遷吏部尚書。八年,加 侍中。九年,遷侍中中書令,領左驍騎將軍、揚東揚豐 三州大中正。十一年,轉太常卿。十四年,拜金紫光祿 大夫,領弘範宮衛尉。至德元年卒,贈本官。有集十五 卷,《彈文》四卷。子紹薪、紹忠。紹忠字孝揚,亦有才學,官 至太子洗馬,儀同鄱陽王東曹掾。

孔範

按《浙江通志》:「範字法言,會稽人。陳太建中為江夏王 長史。後主即位,為都官尚書,與江總等並為狎客。範 容止都雅,文章贍麗,尤見親愛。後主惡聞過失,每有 惡事,範必曲為文飾,稱揚贊美。時孔貴人絕愛幸,範 與孔氏結為兄妹,寵遇優渥,言聽計從,朝廷公卿咸 畏之。」

北魏

孔昭

按《魏書孔伯恭傳》:「伯恭父昭,始光初以密皇后親,賜 爵汝陰侯,加安東將軍,徙爵魏縣侯,遷安南將軍,出 為趙郡太守,有能名。徵拜光祿大夫,轉中都大官。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