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3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宋書孔靖傳》,「靖字季恭,會稽山陰人。名與高祖祖 諱同,故稱字。祖愉,晉車騎將軍。父誾,散騎常侍。季恭 始察郡孝廉,功曹史,著作佐郎,太子舍人,鎮軍司馬, 司徒左西掾。高祖定桓元,以季恭為會稽內史,徵為 右衛將軍。尋出為吳興太守。十年,除領軍將軍,加散 騎常侍,本州大中正。十二年致仕,拜金紫光祿大夫。」 高祖北伐,為太尉軍諮祭酒、後將軍。從平關、洛。高祖 為相國,拜侍中、特進、左光祿大夫。及受命,加開府儀 同三司,不受。永初三年薨,追贈侍中、左光祿大夫、開 府儀同三司。子峚,歷顯位侍中,會稽太守。元嘉二十 七年,卒官。

孔靈符

按《宋書孔靖傳》,「季恭弟靈符,元嘉末為南譙王義宣 司空長史、南郡太守、尚書吏部郎。世祖大明初,自侍 中為輔國將軍、郢州刺史,入為丹陽尹。自丹陽尹出 為會稽太守,尋加豫章王子尚撫軍長史,又為尋陽 王子房右軍長史。前廢帝景和中,犯忤近臣,為所讒 搆,遣鞭殺之。二子湛之、淵之,於都賜死。太宗即位,追」 贈靈符、金紫光祿大夫。淵之,大明中為尚書比部郎。

孔琳之

按《南史孔琳之傳》:「琳之字彥琳,會稽山陰人。曾祖群, 晉御史中丞。祖沈,丞相掾。父廞,光祿大夫。琳之強正 有志力,少好文義,解音律,能彈棋,妙善草隸。桓元輔 政,為太尉,以為西閣祭酒,累遷尚書左丞,揚州中從 事史。所居著績,遷尚書吏部郎。義熙十一年,除宋武 帝平北征西長史,遷侍中。宋臺初建,除宋國侍中。永」 初二年,為御史中丞,遷祠部尚書。景平元年卒,追贈 太常。子邈,有父風,官至揚州中從事。

孔淳之

按《宋書孔淳之傳》:「淳之字彥深,魯郡魯人也。祖惔,尚 書祠部郎。父粲,祕書監徵不就。淳之少有高尚,除著 作佐郎、太尉參軍,並不就。元嘉初,復徵為散騎侍郎, 乃逃於上虞縣界,家人莫知所之。元嘉七年卒,時年 五十九。」

孔默之

按:《宋書孔淳之傳》,「淳之弟默之,為廣州刺史」,註《穀梁 春秋》。

孔覬

按《宋書孔覬傳》,「覬字思遠,會稽山陰人,太常琳之孫 也。父邈,揚州治中。覬少骨鯁,有風力,以是非為己任, 口吃,好讀書,早知名。初舉揚州秀才,補主簿,領南義 陽太守,召為通直郎,太子中舍人,建平王友。孝建三 年,為散騎常侍,領本州大中正。大明元年,改太子中 庶子,領翊軍校尉,轉祕書監,遷廷尉卿。六年,為尋陽」 王子房冠軍長史,加寧朔將軍,行淮南、宣城二郡事。 為人使酒仗氣,每醉輒彌日不醒。雖醉日居多,而明 曉政事,醒時判決,未嘗有壅。眾咸云「孔公一月二十 九日醉,勝他人二十九日醒也。」世祖每欲引見,先遣 人覘其醉醒。八年,徵為右衛將軍,徙司徒左長史。永 光元年,遷侍中,復出為尋陽王子房右軍長史,加輔 國將軍,行會稽郡事。太宗即位,召為太子詹事,遣庾 業代覬行會稽郡事。時上流反叛,上遣孔璪入東慰 勞。璪說覬「擁五郡之銳,招動三吳,事無不克。」覬然其 言,遂發兵反。太宗遣將東討,上虞令王晏起兵攻郡, 覬東西交迫,憂遽不知所為,載小船竄於《山村》。 山民縛覬送晏,斬之。臨死求酒曰:「此是平生所好。」

孔鮮

按《闕里志》:「二十六代鮮字鮮之,宋文帝元嘉十九年, 襲封奉聖亭侯,改封崇聖侯。生子一乘。」

孔靈產

按《南史孔珪傳》:珪父靈產,泰始中晉安太守。元徽中 為中散大夫,頗解星文。齊高帝輔政,擢遷光祿大夫, 以簏盛靈產,上靈臺,令其占候餉靈產白羽扇,素隱 几,曰:「『君有古人之風,故贈君古人之服』。當世榮之。」

南齊

孔琇之

按《南齊書孔琇之傳》:「琇之,會稽山陰人。祖季恭,光祿 大夫。父靈運,著作郎。琇之初為國子生,舉孝廉,除衛 軍行參軍、員外郎、尚書三公郎,出為烏程令,有吏能。 還遷通直郎,補吳令,遷尚書左丞,轉前軍將軍,兼少 府,遷驍騎將軍,出為寧朔將軍、高宗冠軍征鹵長史、 江夏內史,還為正員常侍,兼左民尚書、廷尉卿,出為」 臨海太守,除輔國將軍,監吳興郡,尋拜太守。隆昌元 年,遷為寧朔將軍、晉熙王冠軍長史、行郢州事、江夏 內史,未拜卒。

孔道徵

按《南齊書杜京產傳》:「會稽孔道徵,守志業不仕,京產 與之友善。」

孔珪

按《南史孔珪傳》:「珪字德璋,會稽山陰人。祖道隆,位侍 中。父靈產,光祿大夫。珪少學涉有美譽,太守王僧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