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家食時,即以天下為志。成化丁未舉進士,上疏論經 筵,忤冢宰,出知沔陽州,尋謫四川行都司都事,署邛 州及松茂州。所至著善政,陞刑部員外郎、郎中,累遷 保定知府,練兵儲粟,盜發賴以無恐,民立生祠祀之。 陞山東參政,敕督糧儲有功,歷河南、廣東左右布政」, 都察院副都御史,卒。傑潛心理學,以古聖賢自期。著 《亡士辨》,明學術邪正、「孝友忠信」,為理學第一流。有《五 城集》。

董宣

按《上元縣志》:「宣字繼善,欽天監籍。自幼穎敏,游京庠, 累舉不第。成化己未,需次貢春官,授青田儒學訓導, 修明職業,迎母於官所,晨起課諸生畢,即候於寢門, 承顏曲盡其歡。母病,號泣求醫,湯藥必嘗乃進。母卒, 摧頓隕越,絕而復甦者數四。郡守以下愍之,競資其 歸葬。服闋,除親藩講讀,卒於官。所著有《青田雜錄》若」 干卷。

董淞

按《杭州府志》:「淞字子壬,海寧人。博學好古,薄制義不 為。弘治中,以薦詣闕上書萬言,敷陳王道。天子命試 禮部,罷歸。所撰有《聖學全書》。」

董琦

按《濟南府志》:「『琦字天粹,陽信人。弘治乙丑進士,授高 平縣令。正德時,劉瑾黨為禍,琦詰治如法。晉戶部主 事,督儲居庸關,再督芻石渠諸廠,中貴斂手,復督芻 馴象所多。錢寧黨怙惡作奸,琦按之抵罪。司徒劄琦 修張家灣陸運,琦言車輓之利多在貂璫,不若西湖 出京趨漕最便』。疏上,中官私以墨污其牘,坐不敬下」 獄。後事白,歷陞陝西僉憲,督儲甘肅,為主欽誣奏繫 獄。世宗改元,復山西僉憲,分巡大同。改河南道,晉少 參歸林下二十年卒,年七十五。

董旻

按《明外史魏元傳》:「董旻,樂平人,進吏科都給事中,為 吏所訐,下詔獄,謫石臼知縣。孝宗時,官四川參議。」

董穀

按《杭州府志》:「穀號兩湖,澐之子。正德丙午舉於鄉。歷 安儀、漢陽二縣,所至廉靜不苛,民安之。罷歸而貧甚, 穀亦受學陽明。所著《豢龍子四存》《碧里雜存》《前後集》 《本邑志》《澉水志》等書。」

董仙

按《陝西通志》:「仙不知其名,往來城市,言皆徵驗。夕宿 咸寧金華落土洞中,冬夏不著衣,惟裹牛皮,人又呼 為牛皮董云。正德間,遍辭鄉人,中午鶴至,遂跨鶴昇 去。」

董澐

按《杭州府志》:「澐字復宗,別號蘿石,海寧人。生而樂善, 家貧,割產以讓其兄。有友質田於澐,逮其疾革,即以 券還之。以能詩聞江湖間。年六十八,游會稽,聞陽明 講學,試往聽之,忽有得,嘆曰:『吾非至夫子之門,幾虛 此生矣』!遂北面焉。平日之同為詩者,非笑之,澐曰:『吾 從吾之所好爾』。陽明為之作《從吾道人記》。」澐雖晚而 聞道,然所得甚粹。嘗言「五星聚奎而生濂洛,五星聚 室而生陽明」,人以為篤論。嘉靖甲午卒。有《語錄》《詩稿》 傳世。

董汝瀚

按《青州府志》:「『汝瀚,字子匯,號西嶼,益都人。登嘉靖甲 午鄉科。生而聰穎,給事曹公見而異之,授以《麟經微 旨》。汝瀚得其學,復授諸生。至今青之言《春秋》者,多出 董氏門。遊太學,師事呂涇野,涇野大器之。後除南直 建平知縣,歲不登,汝瀚築石堤,得水田萬三千餘畝, 民呼其圩曰董公圩』。陞太僕寺丞,轉戶部員外郎,監」 天策諸倉及榷鈔淮關,政績俱著,軍民德之。晉正郎, 兼攝江西、川、貴諸司事。事益辦,《尚書》每多其才。久之, 上疏乞歸,以疾卒於家。子李封,吏部郎。

董邦政

按《松江府志》:「邦政字克平,山東陽信人。以貢授六合 知縣。善騎射,嘗擒江中劇盜,有廉武聲。嘉靖三十二 年,督府使帥兵討倭寇,擢按察使僉事,專領海防,駐 上海。時新城始建,賊蕭顯奄至,穴民樓俯瞰城內。邦 政登陴督戰,用神槍手,以一當百,賊解去。三十四年, 擣川沙賊巢,斬首五百級。其秋,賊自金陵轉掠至滸」 墅關,邦政會兵合擊於吳林廟,轉戰橫涇,悉俘斬之。 為趙文華所抑,坐督戰不力,左遷蘇州府同知。三十 五年,與任環合擊倭於界觜,悉殲其眾。尋敗賊於西 菴,又追擊新莊賊於沈莊,皆勦滅之。四月復敗賊於 清水窪。論功,加四品服俸。邦政竟引疾去,時論惜之。

董傳策

按《明外史董傳策傳》:「傳策,字原漢,松江華亭人。嘉靖 二十九年進士。除刑部主事。三十七年,抗疏劾大學 士嚴嵩,下詔獄,謫戍南寧。穆宗立,召復故官,歷郎中。 隆慶五年,累遷南京大理卿,進工部右侍郎。萬曆元 年,就改禮部。為言官所劾,免歸。繩下過急,竟為家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