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氏族典

 第三百七十六卷目錄

 董姓部列傳二

  宋

  董樞       董遵誨

  董源       董羽

  董儼       董道明

  董元亨      董隱子

  董敦逸      董必

  董助教      董槐

  董楷       董宋臣

  金

  董師中      董師儉

  董守志

  元

  董俊       董文炳

  董文蔚      董文用

  董文直      董文忠

  董士元      董士選

  董朴       董摶霄

  董筆潭      董立

  董成夫      董鎮

  明

  董倫禮部侍郎 董寶

  董鏞       董匡

  董       董子壯

  董經綸      董興

  董瑾       董廷圭

  董齡       董傑

  董宣       董淞

  董琦       董旻

  董穀       董仙

  董澐       董汝瀚

  董邦政      董傳策

  董鯤       董學

  董旭兆      董烏三

  董一元      董樾

  董嗣晉      董嗣昌

  董嗣昱      董其昌

  董盡倫      董用圓

  董倫歸德檢校 董祚

  董纘緒

 董姓部藝文

  題槁城董氏家傳後     元吳澄

  董氏族譜序       明李夢陽

  董氏宗譜序         石簡

 董姓部紀事

氏族典第三百七十六卷

董姓部列傳二

董樞

按《宋史董樞傳》:「樞,真定元氏人。後唐清泰中,以獻書 授校書郎。晉天福中為左拾遺,周廣順初為左補闕。 恭帝即位,遷殿中侍御史。太祖乾德初,遷主客員外 郎,上書請伐蜀。蜀平,通判劍州。會全師雄叛,攻劍,樞 敗之,遷比部郎中。三年,出兼桂陽監使。開寶二年,劉 鋹命內侍曾居實侵桂陽,樞擊退之。三年,大舉伐鋹」, 令樞率兵趨連口,克之。改兵部郎中、權知連州兼行 營招撫使。嶺南平,四年,移知襄州,又為河北轉運使, 改判西京留司御史臺。初,樞罷桂陽監,以孔璘代之。 歲滿,以趙瑜代之。瑜稱疾,以張侃代之。侃至,奏「瑜在 任累月,得羨銀數十斤,雖送官而不具數聞,計樞與 璘隱沒可知。」詔下御史案之,獄具,樞坐死。

董遵誨

按《宋史董遵誨傳》:遵誨,涿州范陽人。父宗本,隸契丹 帥趙延壽麾下。及延壽被執,舉族南奔。漢祖得之,擢 拜隨州刺史,署遵誨隨州牙校。周顯德初,以功補東 西班押班,又遷驍武指揮使。太祖微時,遊漢東,依宗 本,而遵誨憑藉父勢,太祖每避之。遵誨嘗謂太祖曰: 「每見城上紫雲如蓋,又夢黑蛇化龍飛去,雷電隨之, 是何祥也?」太祖不對。他日論兵事,遵誨理屈,拂衣而 起,太祖乃辭宗本去。及即位,一日便殿召見,遵誨伏 地請死。帝令左右扶起,諭之曰:「朕方赦過賞功,豈念 舊惡邪?」乾德六年,授通遠軍使。遵誨既至,召諸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