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1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刺史,數月,以吏部侍郎召。神龍二年代韋安石為中 書令。三年加修文館大學士,封趙國公。睿宗立,下除 懷州刺史致仕。元宗嗣位,貶滁州別駕,改廬州,卒。嶠 為文章宿老,一時學者取法焉。

李乂

按《唐書李乂傳》:「乂字尚真,趙州房子人。第進士、茂才 異等,累調萬年尉。長安三年,擢監察御史,劾奏無避。 景龍初,葉靜能怙勢,乂條其姦,中宗不納。遷中書舍 人、修文館學士。帝遣使江南,發在所庫貲以贖生,乂 上疏以為江南魚鱉之利,衣食所資,與其拯物,不如 憂民。韋氏之變,詔令嚴促,多乂草定。進吏部侍郎,仍」 知制誥,與宋璟等同典選事,請謁不行,時人語曰:「李 下無蹊徑。」改黃門侍郎,封中山郡公,制敕不便,輒駁 正。開元初,姚崇為紫微令,薦為侍郎,外託引重實,去 其糾駁權畏,乂明切也。未幾,除刑部尚書,卒。

李日知

按《唐書李日知傳》:「日知,鄭州滎陽人。及進士第。天授 中,歷司刑丞。時法令嚴,吏爭為酷,日知獨平寬無文 致。神龍初,為給事中,母老病,未及封而卒。方葬,吏乃 齎贈制,日知殞絕於道,左右為泣,莫能視。服除,累遷 黃門侍郎,景龍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御史大夫,仍 知政事。初,安樂公主館第成,中宗臨幸,燕從官賦詩」, 日知卒章,獨以規誡。睿宗他日謂曰:「嚮日雖朕亦不 敢諫,非公挺直,何能爾!」即拜侍中。先天元年,罷為刑 部尚書。屢乞骸骨,許之。開元三年卒。

李敬業

按《唐書李勣傳》:「勣子震,震子敬業、敬猷。敬業少從勣 征伐,有勇名,歷太僕少卿,襲英國公,為眉州刺史。嗣 聖元年,坐贓貶柳州司馬,客揚州。時武后既廢中宗, 又立睿宗,實亦囚之。諸武擅命,唐子孫誅戮,天下憤 之。敬業乘人怨,謀起兵,先諭其黨監察御史薛璋求 使江都,及至,令雍人韋超告州長史陳敬之反,璋乃」 收繫之。敬業即矯制殺敬之,自稱州司馬,且言奉密 詔募兵討高州叛酋,即開府庫,釋繫囚,役工數百人 授甲。乃開三府,一曰匡復府,二曰英公府,三曰揚州 大都督府,自稱匡復府上將,領揚州大都督。旬日,兵 十餘萬,傳檄州縣,疏武氏過惡,復廬陵王天子位。楚 州司馬李崇福率所部三縣應之,武后遣左玉鈐衛 大將軍李孝逸兵三十萬往擊之。敬業敗,與敬猷輕 騎遁江都,㩦妻子奔潤州。將入海,阻風遺山江中,其 將王那相斬之,首傳東都,夷其家。

李昭德

按《唐書李昭德傳》:「昭德,雍州長安人。父乾祐,歷治書 侍御史,有能名。永徽初,擢御史大夫,坐流驩州,召拜 滄州刺史,入為司刑太常伯。昭德擢明經,累官御史 中丞。永昌初,坐事貶振州陵水尉,還為夏官侍郎。如 意元年,拜鳳閣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洛陽人王 慶之請以武承嗣為皇太子后,遣昭德詰其故。昭德」 笞殺慶之,因奏曰:「自古有姪為天子,而為姑立廟乎?」 承嗣恨譖,短之。時來俊臣、侯思止舞文法,數誅陷大 臣,昭德每奏其誣罔不道狀,卒榜殺思止,其黨稍摧 沮。然昭德頗怙權,為眾指目,貶欽州南賓尉,俄召授 監察御史。萬歲通天二年,來俊臣誣以逆謀,既而俊 臣亦下獄,同日誅。

李多祚

按《唐書李多祚傳》:多祚,其先靺鞨酋長,後入中國。多 祚驍勇善射,以軍功累遷右鷹揚大將軍,改右羽林 大將軍,領北門衛兵。張柬之將誅二張,以多祚素感 慨,可動以義,乃從容謂曰:「『嬖豎擅朝,危逼宗社,國家 廢興在將軍,將軍誠有意乎』?答曰:『苟緣王室,惟公所 使』。」柬之遂定謀,以敬暉、李湛為右羽林將軍,命總禁 兵,與多祚王同皎請太子至元武門,斬關入,及長生 殿,白武后曰:「諸將誅逆臣,易之。」昌宗恐漏大謀,不敢 豫奏,頓首請歸。死后病臥,顧湛曰:「我於而父子不薄, 亦豫是邪?」中宗復位,封多祚遼陽郡王,子承訓為衛 尉少卿。節愍太子誅武三思,多祚率兵至元武樓下, 為其下所殺,二子亦見害。景雲初,追復官爵。

李湛

按《唐書李多祚傳》:「李湛,義府最幼子,字興宗。六歲,授 周王府文學,累遷右散騎常侍,襲河間郡公。武后徙 上陽宮,留湛宿衛。三思惡之,貶果州刺史,累遷右領 軍大將軍。開元十年卒。」初,義府以立武后故得宰相, 而湛為中興功臣,世不以其父惡為貶云。

李懷遠

按《唐書李懷遠傳》:「懷遠字廣德,邢州柏仁人。擢四科 第,累轉司禮少卿,出為本州刺史,改冀州,遷揚益二 都督府長史,徙同州刺史,累遷鸞臺侍郎,進同鳳閣 鸞臺平章事,以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爵趙 郡公,賜寔封戶三百,以老聽致仕。中宗還京師,召知 東都留守。神龍二年卒。」

李重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