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68 (1700-1725).djvu/1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文館,與學士劉獻臣、徐昭皆少有名,號三少。調露中 為始平令,風化大行。時章懷太子作《寶慶曲》,閱於太 清觀,嗣真謂道人劉概、輔儼曰:『宮不召商,君臣乖也; 角與徵戾,父子疑也。死聲多且哀,若國家無事,太子 任其咎』。」俄而太子廢,概等奏其言,擢太常丞,封常山 縣子。太常缺,黃鐘鑄不能成。嗣真居崇業里,疑土中 有之,弗得其所,道上逢一車,有鐸聲甚厲。嗣真曰:「宮 聲也。」市以歸,振於空地,若有應者。掘之得鐘,眾樂遂 和。永昌初,以右御史中丞知大夫事,巡撫河東。來俊 臣獄方熾,嗣真上書諫,以為「昔陳平謀疏楚君臣,行 反間,今殆有如平者謀陛下君臣,恐為社稷禍。」不納。 出為潞州刺史。俊臣誣以反,流藤州。久得還。自筮死 日,豫具棺斂,如言卒桂陽。詔州縣護喪還里,贈濟州 刺史,諡昭武。后嘗問嗣真儲貳事,對曰:「程嬰杵臼,存 趙氏孤,古人嘉之。」后悟,中宗乃安。神龍初,贈御史大 夫。

李至遠

按《唐書李素立傳》:「素立孫至遠,累補乾封尉。上元時 制策高第,授明堂主簿,調鴻臚,擢監察御史裏行,歷 司勳吏部員外郎中,遷天官侍郎,知選事,出為璧州 刺史,卒。至遠父休烈,亦有文,終郪令。至遠弟從遠,神 龍初歷中書令、太府卿,累封趙郡公。又從父游道,武 后時冬官尚書,同鳳閣鸞臺三品。至遠子畬,字玉田」, 初歷氾水主簿,遇事蜂銳,擢授監察御史,累轉國子 司業。從遠子巖,授右宗衛兵曹參軍,歷洛陽尉,累遷 兵部郎中,發扶風兵應姚巂,稱旨,遷諫議大夫,封贊 皇縣伯,終兵部侍郎。巖善草隸,為參軍時,製一裘服 終身。

李謹行

按《唐書李謹行傳》:「謹行,靺鞨人,勇蓋軍中,累遷營州 都督,以貲自雄,夷人畏之。為積石道經略大使。上元 三年,破吐蕃於青海,璽書勞勉,封燕國公,卒。」

李義琰

按《唐書李義琰傳》:「義琰,魏州昌樂人,其先出隴西望 姓。及進士第,補太原尉。李勣為都督,僚吏憚其威,義 琰獨敢廷辨曲直,勣甚禮之。徙白水令,擢司刑員外 郎,累遷中書侍郎。上元中,進同中書門下三品,兼太 子右庶子。高宗欲使武后攝國政,義琰與郝處俊固 爭,事得寢。章懷太子之廢,盡赦宮臣罪,庶子薛元超」 等皆蹈舞,義琰獨引咎涕泣,搢紳義之宅無正寢,弟 義璡為市堂材送之,不許。義琰改葬其先,使舅家移 塋而兆其所。帝聞,怒曰:「是人不可使秉政!」義琰懼,以 疾乞骸骨。垂拱初卒。

李義琛

按《唐書李義琰傳》:「義琰從祖弟義琛,擢進士第,歷監 察御史。貞觀中,累遷刑部侍郎,為雍州長史,左遷黎 州都督,終岐州刺史。子綰,為柏人令,有仁政。」

李巢

按《唐書李義琰傳》:「義琰子巢,幼豪俊,善騎射而不治 細行,獻書陳利害,拜監察御史,遷殿中。上書忤旨,貶 龍編主簿。」

李迥秀

按《唐書李大亮傳》:「大亮族孫迥秀,字茂之,及進士第, 又中英才傑出科,調相州參軍事,累轉考功員外郎。 武后愛其才,遷鳳閣舍人。大足初,進同鳳閣鸞臺平 章事,坐贓貶廬州刺史。中宗即位,召授將作少監,累 遷鴻臚卿,拜兵部尚書,卒。迥秀少聰悟,母少賤,妻嘗 詈媵婢,母聞不樂,迥秀即出其妻。或問之,答曰:『娶婦 要欲事姑,苟違顏色,何可留後』?」所居堂產芝草,犬乳 鄰貓。中宗以為孝感,旌大門閭。

李適

按《唐書李適傳》:「適字子至,京兆萬年人。舉進士,再調 猗氏尉。武后修《三教珠英》書,以李嶠、張昌宗為使,取 文學士綴集,於是適與王無競、尹元凱、富嘉謨、宋之 問、沈佺期、閻朝隱、劉允濟在選。書成,遷戶部員外郎, 俄兼修書學士。景龍初,又擢修文館學士。睿宗時,待 詔宣光閤,再遷工部侍郎。卒年四十九,贈貝州刺史。」 嘗夢與人論大衍數,寤而曰:「吾壽盡此乎?」敕其子曰: 「霸陵原西視京師,吾樂之,可營墓,樹十松焉。」及未病 時,衣冠往,寢石榻上,置所譔《九經要句》及素琴於前, 士貴其達。

李虔縱

按《唐書甄權傳》:「權後以醫顯者,洛陽李虔縱,官侍御 醫。」

李嶠

按《唐書李嶠傳》:「嶠字巨山,趙州贊皇人。早孤,事母孝。 為兒時,夢人遺雙筆,自是有文辭,十五通《五經》,二十 擢進士第,調安定尉。舉制策甲科,遷長安,授監察御 史,稍遷給事中。會來俊臣搆狄仁傑等獄,嶠列其枉, 忤武后旨,出為潤州司馬。久乃召為鳳閣舍人,俄知 天官侍郎,同鳳閣鸞臺平章事。張易之敗,坐貶豫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