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3 (1700-1725).djvu/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漢劉熙釋名》

《釋鄰里鄉黨》

五家為伍,以五為名也。又謂之鄰。鄰,連也,相接連也。 又曰「此相親比也。」五鄰為里,居方一里之中也。五百 家為黨,黨,長也,一聚之所尊長也。萬二千五百家為 鄉,鄉,向也,眾所向也。

《晉書》

《地理志序》

昔在帝堯,葉和萬邦。制「八家為鄰,三鄰為朋,三朋為 里,五里為邑,十邑為都,十都為師,州十有二師」焉。

《朱子大全集》

《增損呂氏鄉約》

凡鄉之約四:一曰德業相勸,二曰過失相規,三曰禮 俗相交,四曰患難相恤。眾推有齒德者一人為都約 正,有學行者二人副之,約中月輪一人為直月。

都副正不與

置《三籍》,凡願入約者書於一籍,德業可勸者書於一 籍,過失可規者書於一籍。直月掌之,月終則以告於 約正,而授於其次。

「德業相勸。」德,謂見善必行,聞過必改,能治其身,能治 其家,能事父兄,能教子弟,能御僮僕,能肅政教,能事 長上,能睦親故,能擇交游,能守廉介,能廣施惠,能受 寄託,能救患難,能導人為善,能規人過失,能為人謀 事,能為眾集事,能解鬥爭,能決是非,能興利除害,能 居官舉職業。謂居家則事父兄,教子弟,待妻妾,在外 則事長上,接朋友,教後生,御僮僕,至於讀書治田,營 家濟物,畏法令,謹租賦,好禮樂,射御書數之類,皆可 為之。非此之類,皆為無益。右件「德業」,同約之人各自 進修,互相勸勉。會集之日,相與推舉,其能者書於籍, 以警勵其不能者。

「過失相規。」過失,謂犯義之過,六《犯約》之過,四不修之 過。五《犯義》之過:一曰酗博鬥訟,二曰行止踰違,三曰 行不恭遜,四曰言不忠信,五曰造言誣毀,六曰營私 太甚。「《犯約》之過:一曰德業不相勸,二曰過失不相規, 三曰禮俗不相成,四曰患難不相恤。」「《不修》之過:一曰 交非其人,二曰游戲怠惰,三曰動作無儀,四曰臨事」 不恪,五曰用度不節。右件過失,同約之人,各自省察, 互相規戒。小則密規之,大則眾戒之。不聽,則會集之 日,直月以告於約正。約正以義理誨諭之。謝過請改, 則書於籍以俟。其爭辨不服與終不能改者,皆聽其 出約。

禮俗相交,禮俗之交,一曰尊幼輩行,二曰造請拜揖, 三曰請召送迎,四曰慶弔贈遺。尊幼輩行,凡五等,曰 尊者。

謂「長於己三十歲以上,在父行者。」

曰:「長者。」

謂長於己十歲以上,在兄行者。

曰:「敵者」:

謂「年上下不滿十歲者。長者為稍長,少者為稍少。」

曰:「少者。」

謂少於己十歲以下者

曰:「幼者。」

謂少於己二十歲以下者。

《造請、拜揖》凡三條曰:「凡少者、幼者、於尊者、長者、歲首 冬至、四孟月朔,辭見、賀、謝,皆為禮見。」

皆具門狀,用愨頭公服,腰帶靴笏。無官具名紙,用愨頭襴衫,腰帶絲鞋,唯四孟通用帽子、皂衫、腰帶。凡當行禮而有恙,故皆先使人白之。或遇雨雪,則尊長先使人喻止來者。

此外,「候問起居」,質疑白事,及赴請召,皆為燕見。

深衣涼衫皆可,尊長令免,即去之。

「尊者!受謁」,不報。

歲首、冬至,具己名牓子,令子弟報之,如其服。

長者,歲首、冬至具牓子報之,如其服;餘令子弟以己 名牓子代行。凡敵者,歲首、冬至辭見,賀謝,相往還。

《門狀》名紙同上,唯止服帽子。

凡尊者、長者,無事而至少者、幼者之家,唯所服。

深衣涼衫,道服帽子可也。敵者燕見亦然。

曰:「凡見尊者、長者,門外下馬,俟於外次,乃通名。」

凡往見人入門,必問「主人食否,有他客否,有他幹否」 ,度無所妨,乃命展刺,有妨則少候,或且退。後皆倣此。

主人使將命者先出迎客,客趨入,至廡間,主人出,降 階,客趨進,主人揖之升堂,禮見四拜而後坐。《燕》見不 拜。

《旅》見則旅拜。少者、幼者自為一列。幼者拜,則跪而扶之;少者拜,則跪扶而答其半。若尊者、長者齒德殊絕,則少者、幼者堅請納拜。尊者許,則立而受之。長者許,則跪而扶之。拜訖,則揖而退。主人命之坐,則致謝訖,揖而坐。

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