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3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訃,哀祭成禮,亦以一女許贅其長子,即從善也。後官 至紹興推官。仲子字復初,官至淮安總管。于此可見 前輩結交重義氣,不以貴賤貧富易其心,誠可敬也。 張公官至中書左丞。

《明外史陳友定傳》:「友定以農家子起傭伍,目不知書。 及據八郡,數招致文學知名士如閩縣鄭定、廬州王 翰之屬,留置幕下。麤涉文史,習為五字小詩,皆有意 理。然頗任威福,所屬違令者,輒承制誅竄不絕。」 《汪廣洋傳》:「洪武三年,帝以中書無官,召廣洋為右丞。 時楊憲先被召為左丞,事多專決。廣洋畏之,依違不 與較」,猶不能得憲意。嗾御史劉炳劾廣洋奉母無狀。 帝切責,放還鄉。憲恐其復入,再奏,徙海南。帝覺憲奸, 誅憲,召廣洋還。

《大政記》:刑部尚書開濟好以法中傷人,擅移文督責 諸司,若中書省所為者。又為榜戒其僚屬曰:「尚書任 久,事之遲錯皆寬大容忍,復爾則罪,不爾貸。」奏請揭 於文華殿以示於眾。上曰:「汝告戒僚屬之言,欲張之 殿庭,豈人臣禮耶?」濟慚謝。未幾,又立簿曰:「寅戌之書」, 以限寮屬出入。上聞,切責曰:「聞之古人以卯酉為常 道。今使趨事赴工者,朝自寅,暮盡戌,奉父母,會妻子, 能幾何時耶?」濟不聽。

《明通紀》況鐘璽書有「僚屬不法,徑自拏問」之語,既宣 敕,於是諸吏皆驚。

《正氣紀》《劉端王高傳》:「端、高俱南昌人,同舉建文庚辰 進士,素相善。端由給事中遷大理寺丞,高為刑部郎 中。壬午之變,端約高棄官去,以全名節。跡露被執,召 問:練安、方孝孺何如人?端曰:『忠臣也』。上曰:『汝逃忠乎』? 端曰:『存身以圖報耳』。上惡其言,命與高俱劓之,且笑 曰:『看伱這副面皮』。端詈曰:『我到有顏即死,可見皇祖 無愧』。」上怒,立捶殺之,戍其家。

《湖廣通志》:「王佐,廣濟監生。永樂間同知徽州府,有惠 政,守官幾二十年如一日。遷饒州知府,廉靜以德導 民。後免歸,僚屬贐以金,辭不受,人益重之,因立卻金 臺於江滸。」

《陝西通志》:「李節字文度,三原人。以歲貢授給事中,陞 四川副使。振肅風紀,氣節凜然。宣德間,都督陳懷鎮 四川,躪踐方岳,置簿列三司名銜,令每日入謁,次第 畫押。眾俯從,節毅然不可,袖簿出,遂疏懷擅作威福 不法數事,奏之朝廷,召懷回京。」

《見聞搜玉》:湖州知府范,號石梁,值御史按臨安吉知 州初仕,不諳稱謂,范即於御史前呵之出。後烏程、歸 安二縣尹見范而告之曰:「知州固已失體,大人當出 而誨之。今也當堂呵斥,不惟知州不堪,在御史亦失 顏色。」范乃自引其過,仍詣州謝之。夫不憚尊官而甘 屈下僚,范亦可謂勇於從義者矣。

《蒹葭堂雜抄》。國朝成化、弘治間,大學士劉文靖公健、 丘文莊公濬同朝,雅相敬愛。劉北人,器度嚴毅,在內 閣,凡事獨秉大綱,其學問不事博洽。丘南人,則博極 群書,為一時學士所宗,所著有《大學衍義補》等書。一 日,劉對客論丘曰:「渠所學如一倉錢幣,縱橫充滿,而 不得貫以一繩。」譏其學無大綱也。丘公聞之,語人曰: 「我固然矣,劉公則有繩一條,而無錢可貫,獨奈何哉?」 士林傳以為雅謔。二公雖名位相抗,而劉相孝廟二 十年,碩德重望,卒受顧命,稱本朝賢相。丘之所就,似 為不逮,相業豈以博洽為貴哉?

《賢奕編》陽明王先生筮仕刑曹,適輪提牢,睹諸吏豢 豕,惻然恚曰:「夫囚以罪繫者,猶然飯之,此朝廷好生 浩蕩恩也。若曹乃取以豢豕,是率獸食人食矣。」群吏 請曰:「相沿例也,亦堂卿所知。」先生曰:「豈有是哉!」遂令 屠豕分給諸囚,到今不復豢豕云。後同里有官刑部, 語及其事者,先生顰蹙曰:「此余少年不學,茲聞之,尚 有餘慚,子乃以為美談耶?」其人未達,曰:「上宣朝廷之 德惠,下軫囹圄之罪人,本至德事也。」先生顧深悔之, 以為罪過,何也?先生復蹙然曰:「當日憑一時意見,揭 揭然為此置堂卿於何地耶?只此便不仁矣。」

《明通紀》:夏原吉與同列飲於他所,夜歸值雪,過禁門, 有欲不下馬者,曰:「雪大寒甚。」原吉曰:「君子不以冥冥 懈行。」其敬慎如此。

周新,廣東南海人。寮寀一日餽以鵝炙,懸於室後,有 餽者指示之,「新家故貧,未顯時,妻治褥以給。及同官 內宴,各盛飾,惟新妻荊釵布裙以往,大類田野婦盛 飾者。」各相慚恚,更為澹素。其風節類此。

明《昭代典則》:正德二年,上御經筵講書。故事:講解書 義畢,終必獻規諫之語。是日詹事楊廷和、學士劉忠 直講。既罷,上謂劉瑾曰:「經筵講書耳,何書外添出許 多說話?」瑾與廷和等皆舊東宮官,奏曰:「此二人當打 發他南京去。」陞二人南京侍郎。是時南京無缺,皆添 註之,雖若遠之,實陞之也。忠謂廷和曰:「此行須別瑾 否?」廷和曰:「瑾所為如此,不可再見之。人知,必以我輩 交瑾矣。」忠深然之。廷和密以《蜀錦》辭瑾,瑾曰:「劉先生 不足我耶?」後瑾遂厚廷和而疏忠。其賣友如此。時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