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33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封諸勳貴,裂而為十,各私其入,與有司無相關。玉汝 曰:「若是,則嚴公事業存者無幾矣。」夜靜,哭於楚材帳 後,明日,召問其故,曰:「玉汝為嚴公之使,今嚴公之地 分裂而不能救,止無面目還報,將死此荒寒之野,是 以哭耳。」楚材惻然良久,使詣帝前陳愬、《玉汝》進言曰: 「嚴實以三十萬戶歸朝廷,崎嶇兵間,三棄其家室,卒 無異志,豈與他降者同。今裂其土地,析其民人,非所 以旌有功也。」帝嘉玉汝忠款,且以其言為直,由是得 不分。遷行臺知事,仍遙領平陰令。辛丑,實子忠濟襲 職,授左右司郎中,遂總行臺之政。分封之家,以嚴氏 總握其事,頗不自便。定宗即位,皆聚關下,復欲剖分 東平地。是時,眾心危疑,將俛首聽命,玉汝力排群言, 事遂已。

《劉敏傳》:「敏授燕京路總管府,奏佐吏李臻為參謀。太 宗即位,授行尚書省,詔曰:『卿之所行,有司不得與聞。 俄而牙魯瓦赤自西域回,奏與敏同治漢民。帝允其 請。牙魯瓦赤素剛尚氣,恥不得自專,遂俾其屬忙哥 兒誣敏以流言,敏出手詔示之,乃已。帝聞之,命漢察 火兒赤、中書左丞粘合重山、奉御李簡詰問得實,罷』」 牙魯瓦赤,仍令敏獨任。復辟李臻為左右司郎中。臻 在幕府二十年,參贊之力居多。

《劉亨安傳》:「都元帥塔海征巴蜀,亨安為先鋒。有喬長 官與亨安爭功,未幾攻城,喬為砲所傷,亨安負之以 出,喬感愧。」

《趙良弼傳》:世祖即位,立陝西四川宣撫司,復以廉希 憲、商挺為副使,良弼為參議。良弼先行,謀諸斷事官 八春曰:「今渾都海日夜思北歸,紐鄰遷延不即行,當 先遣使奉上旨促紐鄰入朝,劉太平速還京兆。」八春 從其議,至則紐鄰果移營將入涇,劉太平將趨六盤, 聞命乃止。後渾都海果叛北歸,良弼與汪惟正、劉黑 馬二宣撫決議,執渾都海之黨元帥乞台不花、迷立 火者誅之。希憲及挺慮有擅殺名,遣使入奏待罪。良 弼具密狀授使者,言:「始遣捕二帥時,止令囚以俟報, 臣竊以為張皇不便,宜急誅之。擅殺在臣,實不在宣 撫司。若上怒希憲等,願使者即出此奏。」帝竟不問。使 者以奏白政府,咸以良弼為長者。陞參議陝西省事。 蜀人費寅以私憾誣廉希憲、商挺在京兆有異志者 九事,以良弼為徵。帝召良弼詰問,良弼泣曰:「二臣忠 良,保無他心,願剖臣心以明之。」帝意不釋。會平李璮, 得王文統交通書,益有疑二臣意,切責良弼無所不 至,至欲斷其舌。良弼誓死不少變,帝意乃解。

《史天澤傳》:「天澤引軍東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開門 迎降。初,天澤將行,帝臨軒授詔,責以專征,俾諸將皆 聽節度。天澤未嘗以詔示人,及還,帝慰勞之,悉歸功 於諸將。其慎密謙退如此。」

《董文炳傳》:「文炳以父任為槁城令,同列皆父,時人輕 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憚。文炳明於聽斷,以恩濟威,未 幾,同列束手下之。」

《許衡傳》:至元七年,集公卿雜議中書院臺行移之體。 衡曰:「中書佐天子總國政,院臺宜具呈。」時商挺在樞 密,高鳴在臺,皆不樂,欲定為咨稟,因大言以動衡曰: 「壹院皆宗親大臣,若一忤,禍不可測。」衡曰:「吾論國制 耳,何與於人?」遂以其言質帝前。帝曰:「衡言是也,吾意 亦若是。」

《劉敏中傳》:敏中為御史臺都事,時同官王約以言去, 敏中杜門稱疾。臺臣請視事,敏中曰:「使約無罪而被 劾,吾固不當出。誠有罪耶,則我即為同僚,又為交友, 不能諫止,亦不無過也。」

《奕赫抵雅爾丁傳》奕赫抵雅爾丁陞郎中,一日與同 列共議獄,有異其說者。奕赫抵雅爾丁曰:「公等讀律, 苟不能變通以適事,宜譬之醫者,雖熟於方論,而不 能切脈用藥,則於疾痛奚益哉?」同列雖不平,識者服 其為名言。

《拜住傳》:拜住加開府儀同三司,每議大政,必問曰:「合 典故否?」同官有異見者曰:「大朝止說典故耶?」拜住微 笑曰:「公試言之,國朝何事不依典故?」同官不能對。 拜住在京倉曹管庫之職,歲終例應注代。時張思明 亦稱疾不出,眾皆顧望拜住雖朝夕帝前,以事不可 緩,乃日坐省中,謂僚屬曰:「左丞病,省事遂廢乎?」郎中 李應恭曰:「金穀之職,須慎選擇,不得其人,未敢遽擬。」 拜住曰:「汝為賣官之計耳。」遣人善慰,思明乃出,共畢 銓事。

《秦起宗傳》:起宗出為撫州路總管,至官,有司供張甚 盛,問其費所從出,小吏不敢隱曰:「借辦於民。」遂亟使 歸之,几席僅給而已。自是官府僚佐有宴集,成禮即 止。

《輟畊錄》:國初張公可與李公仲方、鮮于公伯機同仕 於朝,既而張除浙省郎中,李除都事,鮮于除浙東宣 慰經歷,胥會於杭,驩甚,李卒於官,張移書鮮于曰:「仲 方歿矣,家貧子幼,吾輩若不為之經紀,則孤寡何所 依也。吾以一女許配其仲子矣。公以為何如?」鮮于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