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6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在先主坐席,猶箕踞傾倚,威儀不肅自縱。適諸葛亮」 已下,則獨擅一榻,項枕臥語,無所為屈。時天旱,禁酒 釀者。有刑吏於人家索得釀具,論者欲令與作酒者 同罰。雍與先主游觀,見一男女行道,謂先主曰:「彼人 欲行淫,何以不縛?」先主曰:「卿何以知之?」雍對曰:「彼有 其具,與欲釀者同。」先主大笑,而原欲釀者。雍之滑稽, 皆此類也。

馬良

按《蜀志》本傳:「良字季常,襄陽宜城人也。兄弟五人,並 有才名,鄉里為之諺曰:『馬氏五常,白眉最良』。」先主領 荊州,辟為從事。及先主入蜀,諸葛亮亦從後往,良留 荊州。

陳震

按《蜀志》本傳:「震,字孝起,南陽人也。先主領荊州牧,辟 為從事,部諸郡,隨先主入蜀。蜀既定,為蜀郡北部都 尉。」

廖立

按《蜀志》本傳:「立字公淵,武陵臨沅人。先主領荊州牧, 辟為從事。年未三十,擢為長沙太守。」

楊洪

按《蜀志》本傳:「洪字季休,犍為武陽人也。劉璋時,歷部 諸郡。先主定蜀,太守李嚴命為功曹。嚴欲徙郡治舍, 固諫不聽,遂辭功曹,請退。嚴欲薦洪於州,為蜀郡從 事。先主爭漢中,急書發兵,軍師將軍諸葛亮以問洪, 洪曰: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 蜀矣。此家門之禍也。方今之事,男子當戰,女子當運, 發兵何疑。」時蜀郡太守法正從先主北行,亮於是表 洪領蜀郡太守,眾事皆辦,遂使即真。頃之,轉為益州 從事。先主既稱尊號,征吳不克,還住永安。漢嘉太守 黃元,素為諸葛亮所不善,聞先主疾病,懼有後患,舉 郡反,燒臨邛城。時亮東行省疾成都單虛,是以元益 無所憚。洪即啟太子,遣其親兵,使將軍陳曶、鄭綽討 元。眾議以為元若不能圍成都,當由越嶲據南中。洪 曰:「元素性凶暴,無他恩信,何能辦此。不過乘水車下, 冀主上平安,面縛歸死;如其有異,奔吳求活耳。」敕曶、 綽「但於南安峽口遮,即便得矣。」曶、綽承洪言,果生獲 元洪。建興元年,賜爵關內侯。

杜瓊

按《蜀志》本傳:「瓊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也。劉璋時辟為 從事。先主定益州,領牧,以瓊為議曹從事。後主踐阼, 拜諫議大夫。」

譙周

按《蜀志》本傳:「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國人也。身長八尺, 體貌素朴,性推誠不飾,無造次辯論之才,然潛識內 敏。建興中,丞相亮領益州牧,命周為勸學從事。亮卒 於敵庭,周在家聞問,即便奔赴。尋有詔書禁斷,惟周 以速行得達。大將軍蔣琬領刺史,徙為典學從事,總 州之學者。後主立太子,以周為僕,轉家令。」

黃權

按《蜀志》本傳:「權字公衡,巴西閬中人也。少為郡吏,州 牧劉璋召為主簿。時別駕張松建議,宜迎先主使伐 張魯。權諫曰:『左將軍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 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則一國不容二君。若客 有泰山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可但閉境以待河清』。」 璋不聽,竟遣使迎先主,出權為廣漢長。及先主襲取 益州,將帥分下郡縣,郡縣望風景附。權閉城堅守,須 劉璋稽服,乃詣降先主。先主假權偏將軍。

張裔

按《蜀志》本傳:「裔字君嗣,蜀郡成都人也。劉璋時,舉孝 廉,為魚復長。還州,署從事,領帳下司馬。張飛自荊州 由墊江入,璋授裔兵,拒張飛於德陽陌下。軍敗,還成 都,為璋奉使詣先主,先主許以禮其君而安其人也。 裔還,城門乃開。先主以裔為巴郡太守。」

李恢

按《蜀志》本傳:「恢字德昂,建寧俞元人也。先主領益州 牧,以恢為功曹、書佐、主簿。後為亡鹵所誣,引恢謀反, 有司執送。先主明其不然,更遷恢為別駕從事。章武 元年,庲降都督鄧方卒,先主問恢誰可代者,恢對曰: 『人之才能,各有長短,故孔子曰:『其使人也器之』。且夫 明主在上,則臣下盡情,是以先零之役,趙充國曰:『莫 若老臣,臣竊不自揆,惟陛下察之』』。」先主笑曰:「孤之本 意,亦已在卿矣。」遂以恢為庲降都督、使持節,領交州 刺史。

王修

按《魏志》本傳,「修字叔治,北海營陵人也。袁潭在青州, 辟修為治中從事。別駕劉獻數毁短修。後獻以事當 死,修理之得免,時人益以此多焉。復為別駕。譚、尚有 隙,尚攻譚,譚軍敗,修率吏民往救譚,譚喜曰:『成吾軍 者,王別駕也』。譚之敗,劉詢起兵,漯陰諸城皆應。譚歎 息曰:『今舉州背叛,豈孤之不德邪』?修曰:『東萊太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