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6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雋不疑

按《漢書》本傳,「不疑,字曼倩,渤海人也。治《春秋》,為郡文 學,進退必以禮,名聞州郡。武帝末,郡國盜賊群起,暴 勝之為直指使者,衣繡衣,持斧逐捕盜賊,督課郡國。 東至海,以軍興,誅不從命者,威振州郡。勝之素聞不 疑賢,至渤海,遣吏請與相見。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 劍,佩環玦,褒衣博帶,盛服至門上謁。門下欲使解劍」, 不疑曰:「劍者,君子武備,所以衛身,不可解。請退。」吏白 勝之。勝之開閤延請,望見不疑容貌尊嚴,衣冠甚偉。 勝之躧履起迎,登堂坐定,不疑據地曰:「竊伏海濱,聞 暴公子威名舊矣,今乃承顏接辭。凡為吏,太剛則折, 太柔則廢,威行施之以恩,然後樹功揚名,永終天祿。」 勝之知不疑非庸人,敬納其戒,深接以禮意,問當世 所施行,門下諸從事皆州郡選吏,側聽不疑,莫不驚 駭,至昏夜罷去。勝之遂表薦不疑,徵詣公車,拜為青 州刺史。

後漢

陸續

按《後漢書》本傳:「續字智初,會稽吳人也。幼孤,仕郡戶 曹史。時歲荒,民饑困,太守尹興使續於都亭賦民饘 粥。續悉簡閱其民,訊以名氏,事畢,興問所食幾何,續 因口說六百餘人,皆分別姓名,無有差謬。興異之。刺 史行部見續,辟為別駕從事,以病去,還為郡門下掾。 是時楚王英謀反,陰疏天下善士。及楚事覺,顯宗得」 其《錄》,有「尹興」名,乃徵興詣廷尉獄。續與主簿梁宏、功 曹史駟勳及掾史五百餘人,詣洛陽詔獄就考,諸吏 不堪痛楚,死者大半,唯續、宏、勳、掠考五毒,肌肉消爛, 終無異詞。續母遠至京師,覘候消息,獄事持急,無緣 與續相聞,但作饋食,付門卒以進之。續雖見考苦毒, 而辭色慷慨,未嘗易容,唯對食悲泣,不能自勝。使者 怪而問其故,續曰:「母來不得相見,故泣耳。」使者大怒, 以為獄門吏卒通傳意氣,召將案之。續曰:「因食餉羹, 識母所自調和,故知來耳,非人告也。」使者問:「何以知 母所作乎?」續曰:「母常截肉,未嘗不方,斷蔥以寸為度, 是以知之。」使者問諸謁舍,續母果來。於是陰嘉之,上 書說續行狀。帝即赦興等事,還鄉里,禁錮終身。續以 老病卒。

陳蕃

按《後漢書》本傳:「蕃字仲舉,汝南平輿人也。初仕郡,舉 孝廉,除郎中。遭母憂,棄官服。服闋,刺史周景辟別駕 從事,以諫爭不合,投傳而去。後公府辟舉方正,皆不 就。太尉李固表薦,徵拜議郎,再遷為樂安太守。」

王允

按《後漢書》本傳:「允字子師,太原祁人也。世仕州郡,為 冠蓋。同郡郭林宗見而奇之,曰:『王生一日千里,王佐 才也』。遂與定交。年十九,為郡吏。時小黃門晉陽趙津 貪橫放恣,為一縣巨患,允討捕殺之。而津兄弟謟事 宦官,因緣譖訴。桓帝震怒,徵太守劉瓆下獄死。允送 喪還平原,終畢三年,然後歸家。復還仕郡。人有路佛」 者,少無名行,而太守王球召以補吏,允犯顏固爭,球 怒,收允欲殺之。刺史鄧盛聞而馳傳,辟為別駕從事, 允由是知名。

龐統

按《蜀志》本傳:統字士元,襄陽人也。先主領荊州,統以 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遺先主書 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 其驥足耳。」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見與善,譚,大 器之,以為治中從事,親待亞於諸葛亮,遂與亮並為 軍師中郎將。

縻竺

按《蜀志》本傳:「竺字子仲,東海胊人也。祖世貨殖,僮客 萬人,貲產鉅萬。後徐州牧陶謙辟為別駕從事。謙卒, 奉謙遺命,迎先主於小沛。建安元年,呂布乘先主之 出,拒袁術,襲下邳,擄先主妻子。先主轉軍廣陵海西, 竺於是進妹於先主為夫人,奴客二千,金銀貨幣以 助軍資。於時困匱,賴此復振。後曹公表竺領嬴郡太」 守。

孫乾

按《蜀志》本傳:「乾字公祐,北海人也。先主領徐州,辟為 從事,後隨從周旋。先主之背曹公,遣乾自結袁紹,將 適荊州。乾又與糜竺俱使劉表,皆如意指。後表與袁 尚書說其兄弟分爭之變,曰:『每與劉左將軍孫公祐 共論此事,未嘗不痛心入骨,相為悲傷也』。其見重如 此。先主定益州,乾自從事中郎為秉忠將軍,見禮次。」 糜竺,與簡雍同等。頃之,卒。

簡雍

按《蜀志》本傳:「雍字憲和,涿郡人。少與先主有舊,隨從 周旋。先主至荊州,雍與糜竺、孫乾同為從事中郎,常 為談客,往來使命。先主入益州,劉璋見雍,甚愛之。後 先主圍成都,遣雍往說璋,璋遂與雍同輿而載,出城 歸命。先主拜雍為昭德將軍,優游風議。性簡傲跌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