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9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化為己任,十日一率諸生及孝廉之有志者會於城 南永慶寺,竟日與之商訂。每令人尋孔顏樂處,因為 「賢哉回也」章,講義以示諸生,大約謂人心惟虛則和, 「能與物為體,故樂實以己私,則觸處與物迕矣,何樂 之有?」又曰:「後生小子即好善疾惡,亦不可太過;見人 不善,憐之可也。」又築精微亭於寺南之高阜,以為游 息之所,而為之《記》。謂微即虛也,精其微,所以致虛也。 一時人多欣欣向進。會督學使者試士他府,士子誤 犯幼滋,輒飄然西還。先是,幼滋故與一知己,期以同 心報國。會其人已大拜,遂起幼滋田,間由憲副入為 太僕少卿,歷官至工部尚書。其所轉旋救正者甚多, 然絕不欲人知其以朋友之誼,而亟為之分謗者反 以受疑於當世,則良工之所獨苦也。

何繼之

按《松江府志》:「繼之字善甫,廣東順德人。嘉靖五年進 士。二十年知松江府。時當災饉,設粥食饑,發賑平糴, 安集流亡,不遺餘力。自奉儉約,臥敝榻,服澣衣,五年 如一日也。嘗籍戶口,覈版圖,均定三鄉九則,山場塗 蕩,鹵甸窪萊,廣袤肥瘠,莫不周知。不數月,得首實隱 田數萬畝,漏稅者數萬石。然勢家巨室稱不便,事竟」 寢。繼之入覲,有富室持金追送之,峻拒勿納。徐文貞 階題《楊震卻金》以贈焉。後遷河南按察副使。

蔡汝楠

按《衡州府志》:「汝楠,字子木,浙之德清人。年十八,舉進 士,以尚書郎守歸德。無何,丁外艱。嘉靖二十八年,復 除衡守。為政以恤民察吏為務,不深文小苛,郡用大 治。尤嘉惠庠序,群茂才異等者,與之講藝於石鼓鴈 峰間,至於身心性命之學,每三致意焉。於是青衿士 咸知所嚮往。先是丙午己酉鄉書索莫,自汝楠在事」, 而士之取上第、躋通顯者,接跡而起。所著有《說經創 記》,刻置郡齋。其言閎闊深遠,直窺義奧。諸所歌詠,皆 大雅之音,而書法則李北海,縉紳皆慕效之。在郡五 年,陞副使。去之日,士民為立生祠於城南,曰「白石講 院。」

胡安

按《衡州府志》:「安字仁夫,浙之餘姚人。中進士高第。嘉 靖三十六年,以職方司守衡。安敦厚素朴,恥為華貌。 外寬然長者,而內蘊精瑩,不爽毫髮。為民墾菑鉏暴, 惟恐弗及。且博綜群籍,口誦如流。繼白石蔡公後,以 興起斯文為己任。政暇,與士子揚摧經義,隨叩隨鳴。 擇士之秀者於石鼓月,試以公車之業凡三,親為指」 授,遠方之士,咸負笈館下而師事焉。嗣是鄉書得雋 獨盛,而鄰邑從游士亦往往取高第去。至今談師帥 之盛,翕然同聲曰:「前有白石,後有樂山。」蓋無愧於文 翁化蜀云。

艾可久

按《衡州府志》:「可久,字原誠,上海人,進士。隆慶辛未,以 名御史知衡州。公風度凝遠,望之若神,喜慍不形於 色,人莫窺其際。為治貴大指,不深文小苛,事無細大, 悉平心處之,未嘗有愛憎。吏治精覈,如設權衡九屬, 自長吏而下,無不兢兢奉法,惟恐負公。當是時,四境 安如覆盂,而廷無廢事,民有蓋藏。時論以方黃潁川」、 朱桐鄉云:

王可大

按《江寧府志》:「可大,字元簡,嘉靖癸丑進士。初授刑曹。 時相欲陷人重辟,可大執不可,出補瓊州,飲冰自矢。 後海剛峰來南掌院,嘗語其孫曰:『乃祖在瓊,止飲一 杯水,吾甚敬之。爾等無墜家聲』。轉台州知府,與總兵 戚繼光禦倭馘醜,奪還所俘甚眾。罷歸,閉門讀書,門 無雜賓,士大夫有過訪者,纔一報謁而已。世皆稱其 『簡貴』。」曾孫萬祀,性孝,少刲股,愈親疾。博學弘詞,能詩 善書,為貢士首,絕意仕進,惟與二三隱君子往來唱 和,八十有四乃卒。

姚汝循

按《江寧府志》:「汝循,字敘卿,錦衣衛人。少敏慧而性簡 易不屈。髫年入京庠,未一月登賢書。丙辰聯第,知杞 縣,擢南刑部主事,出守大名,所至政多平恕。郡故土 城當河流之沖,汝循伐石起,陶築之,高厚堅實,至今 屹然。因扺宦家子於法得謗,當左遷,遂屏居十年,起 桂陽同知,遷嘉定州。以事忤江陵意,罷歸。生平尚節」 儉,喜施予,親故貧乏者周卹之。晚年究心名理,皈依 白業,尤留心鄉井利弊。有《丁糧議》載誌中。孫世昌,字 克修,有莊居在城四十里,山路崎确,世昌修治數百 丈,往來便之。喜作善事,凡施粥拯難、造橋放生,必世 昌居首,鄉里稱為善士。七十餘卒。

徐桂

按《安慶府志》:「桂字子芳,少警異,為詩詞率能驚人。萬 由齋里中博學儒也。桂髫年受經其門,萬嘆曰:『子才 非吾及也』。嘉靖甲午領鄉薦,乙未成進士,授東昌司 李,以能聲擢刑部主事,歷員外郎。讞獄摘伏,多所平 反,尋陞鄖陽知府。桂為政一本寬仁,而察奸特嚴。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