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州刺史。無御邊威略,群氐反叛,以失民和。徵還,遷太

府少卿,除平陽太守、後將軍、大中大夫。正光末,清河 人房通等三百人頌纂德政,乞重臨郡,詔許之。孝昌 中,為葛榮圍逼,纂以郡降榮。榮令纂入信都慰喻。都 督李瑾欲斬刺史元孚德,纂還出,又勸榮以水灌城, 榮遂以纂為常山太守。至郡,未幾,榮滅,定州刺史薛 曇尚以纂老舊,令護博陵、鉅鹿二郡。纂以疾辭,少時 卒於家。纂所歷任,好行小惠,蔬食敝衣,多涉誣矯,而 輕財潔己,終無受納,為百姓所思,號為「良守。」永熙中, 贈平北將軍、殷州刺史。天平四年,重贈本將軍、定州 刺史。

劉道斌

按《魏書》本傳:道斌,武邑灌津人。自云中山靖王勝之 後也。幼而好學,有器幹。及長,腰帶十圍,鬚髯甚美。舉 孝廉入京,拜校書郎,轉主書,頗為高祖所知。從征南 陽還,加積射將軍、給事中。高祖謂黃門侍郎邢巒曰: 「道斌是段之舉,便異儕流矣。」世宗即位,遷謁者僕射, 轉步兵校尉、廣武將軍,領中書舍人,出為武邑太守。 時冀州新經元愉逆亂之後,加以連年災儉,道斌頻 為表請,蠲其租賦,百姓賴之。罷郡還,除右將軍、大中 大夫。又以本將軍出為恆農太守,遷岐州刺史,所在 有清治之稱。正光四年,卒於州。贈平東將軍、滄州刺 史,改贈濟州,諡曰康。道斌在恆農,修立學館,建孔子 廟堂,圖畫形像。去郡之後,民故追思之,乃復畫《道斌》 形於《孔子像》之西而拜謁焉。

崔孝暐

按《魏書崔挺傳》:「挺子孝暐,字敬業,少寬雅,早著長者 之風。彭城王勰之臨定州,辟為主簿。釋褐冀州安東 府外兵參軍,歷員外散騎侍郎、寧朔將軍、員外散騎 常侍。武泰初,蠻首李洪扇動諸蠻,詔孝暐持節為別 將,隸都督李神軌討平之。尒朱榮之害朝士,孝暐與 弟孝直攜家避難定陶。孝莊初,徵拜通直散騎常侍」, 加征鹵將軍。尋除趙郡太守。郡經葛榮離亂之後,民 戶喪亡,六畜無遺,斗粟乃至數縑,民皆賣鬻兒女。夏 椹大熟,孝暐勸民多收之。郡內無牛,教其人種,招撫 遺散,先恩後威,一周之後,流民大至。興立學校,親加 勸篤,百姓賴之。卒於郡,時年四十九。贈通直散騎常 侍、平東將軍、瀛州刺史,諡曰簡。朝議謂為「未申。」復贈 安北將軍定州刺史。

路邕

按《魏書良吏傳》:「邕,陽平清淵人。世宗時,積功勞,除齊 州東魏郡太守,有惠政。靈太后詔曰:『邕涖政清勤,善 綏民俗。比經年儉,郡內饑饉,群庶嗷嗷,將就溝壑。而 邕自出家粟,賑賜貧窘,民以獲濟。雖古之良守,何以 尚茲?宜見霑錫,以垂獎勸。可賜龍廐馬一匹,衣一襲, 被褥一具,班宣州鎮,咸使聞知』。」邕以善治民,稍遷至 南青州刺史而卒。

閻慶引

按《魏書良吏傳》:「慶引,不知何許人,為東秦州敷城太 守。在政五年,清勤厲俗。頻年饑饉,慶引歲常以家粟 千石賑恤貧窮,民賴以濟。其部民楊寶龍等一千餘 人申訟美政,有司奏曰:案慶引自蒞此郡,惠政有聞, 又能自以己粟贍恤饑饉,乃有子愛百姓之義。如不 少加優賚,無以厲彼貪殘。」又案:齊州東魏郡太守路 邕,在郡治能,與之相埒,語其分贍,又亦不殊,而聖旨 優隆,賜以衣馬,求情即理,謂合同賞。靈太后卒無褒 賞焉。

張恂

按《魏書良吏傳》:「恂字洪讓,上谷沮陽人也。隨兄袞歸 國,參代王軍事。恂言於太祖曰:『金運失御,劉、石紛紜, 慕容竊號山東,符婉盜器秦、隴,遂使三靈乏響,九域 曠君。大王樹基元朔,重明積聖,自北而南,化被燕趙。 今中土遺民,望雲冀潤,宜因斯會,以建大業』。太祖深 器異,厚加禮焉。皇始初,拜中書侍郎。幃幄密謀,頗預」 參議。從將軍奚牧略地晉川,拜鎮遠將軍,賜爵平皋 子。出為廣平太守。恂招集離散,勸課農桑,民歸之者 千戶。遷常山太守。恂開建學校,優顯儒士,吏民歌詠 之。於時喪亂之後,罕能克厲,惟恂當官清白,仁恕臨 下,百姓親愛之,其治為當時第一。太祖聞而嘉歎。太 宗即位,賜帛三百匹,徵拜大中大夫。神瑞三年卒,年 六十九。恂性清儉,不營產業,身死之日,家無餘財。太 宗悼惜之,贈征鹵將軍、并州刺史、平皋侯,諡曰宣。

韋崇

按《魏書韋閬傳》:「閬從子崇,字洪基。父肅,字道壽。劉義 真鎮關中,辟為主簿,仍隨義真度江,歷魏郡、弋陽二 郡太守,豫州刺史。崇弟十歲父卒,母鄭氏以入國,因 寓居河洛。少為舅兗州刺史鄭義所器賞,解褐中書 博士,轉司徒從事中郎。高祖納其女為充華嬪,除南 潁川太守。不好發擿細事,常云:『何用小察,以傷大道』。」 吏民感之,郡中大治。高祖聞而嘉賞,賜帛二百匹。遷 洛,以崇為司州中正,尋除右將軍、咸陽王禧開府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