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民叛亂,攻沒長沙、湘東,邠輒救助。賊眾侵盛,遂破郡 城,獲邠,欲以為主,邠不許。賊晝夜執守,邠候其小怠」, 夜急走,比覺已去遠,收餘眾軍。重安欲投湘州刺史 荀眺,共圖進取。會眺降賊,邠孤軍固城,賊攻圍之,誓 死不移,遂卒城中,時年六十九。帝為鎮東大將軍,嘉 其忠節死義,遣使弔贈,策曰:「惟永嘉七年四月己未, 使持節、都督江陽諸軍事、鎮東大將軍、瑯琊王濬,謹 遺扳命:前衡陽內史楊君,忠肅貞固,守正不移,雖危 迫節義可嘉,不幸殞卒孤城,甚悼之。今列上尚書,贈 君淮南內史,魂而有靈,嘉茲寵榮,嗚呼哀哉!」邠同郡 楊稷文曹,泰始初為交趾太守,平九真、鬱林、日南四 郡,斬吳交州刺史劉悛、大將軍修則,武帝方授交州, 會孫皓遣大將軍薛珝、陶璜十萬人攻稷,被攻八月, 救援不至,眾寡不敵,遂為珝璜所獲。囚稷欲送皓,稷 歐血死。帝嘉其忠烈歿命,追贈交州刺史。

阮長之

按《宋書良吏傳》,「長之字茂景,陳留尉氏人也。祖思曠, 金紫光祿大夫。父普,驃騎咨議參軍。長之年十五喪 父,有孝性,哀感傍人,服除蔬食者猶積載。閑居篤學, 未嘗有惰容。初為諸府參軍,除員外散騎侍郎。母老, 求補襄垣令,督郵無禮,鞭之去職。尋補廬陵王義真 車騎行正參軍,平越長史,東莞太守。入為尚書殿中 郎,出為武昌太守。時王弘為江州,雅相知重,引為車 騎從事中郎,入為太子中舍人,中書侍郎,以母老固 辭朝直,補彭城王義康平北咨議參軍。元嘉九年,遷 臨川內史,以南土卑濕,母年老,非所宜辭,不就。」十一 年,復除臨海太守,至郡少時而母亡,葬畢不勝憂。十 四年,卒,時年五十九。時郡縣田祿芒種為斷,此前去 官者,則一年秩祿皆入前人,此後去官者,則一年秩 祿皆入後人,始以元嘉末,改此科,計月分祿。長之去 武昌郡,代人未至,以芒種後一日解印綬。初發京師, 親故或以器物贈別,得便緘錄,後歸悉以還之。在中 書省直,夜往鄰省,誤著履出閤,依事自列門下,門下 以闇夜人不知,不受列長之固遣送之,曰:「一生不侮 闇室。」前後所蒞官,皆有風政,為後人所思。宋世言善 治者咸稱之。子師門,原鄉令。

徐豁

按《宋書良吏傳》,「豁字萬同,東莞姑幕人也,中散大夫 廣兄子。父邈,晉太子左衛率。豁,晉安帝隆安末為太 學博士。桓元輔政,為中外都督諮議,致敬唯內外武 官,太宰司徒並非軍職,則琅邪王不應加敬。元諷中 丞免豁官,元敗,以為祕書郎,尚書倉部郎,右軍何無 忌功曹,仍為鎮南參軍。又祠部永世令,建武司馬,中」 軍參軍,尚書左丞。永初初,為徐羨之鎮軍司馬,尚書 左丞,山陰令,歷二丞三邑,精練明理,為一世所推。元 嘉初,為始興太守。三年,遣大使巡行四方,并使郡縣 各言損益。豁因此表陳三事,其一曰:「郡大田,武吏年 滿十六,便課米六十斛,十五以下至十三,皆課米三 十斛。一戶內隨丁多少,悉皆輸米。且十三歲兒,未堪 田作,或是單迥,無相兼通,年及應輸,便自逃逸。既遏 接蠻俚,去就益易。或乃斷截支體,產子不養,戶口歲 減,實此之由。謂宜更量課限,使得存立。今若減其米 課,雖有交損,考之將來,理有深益。」其二曰:「郡領銀民 三百餘戶,鑿坑採砂,皆二三丈,功役既苦,不顧崩壓, 一歲之中,每有死者。官司檢切,猶致逋違,老少相隨, 永絕農業,千有餘口,皆資他食,豈唯一夫不耕,或受 其饑而已,所以歲有不稔,便致甚困。」尋臺邸用米,不 異於銀,謂宜准銀課米,即事為便。其三曰,中宿縣俚 民課銀,一子丁輸,南稱半兩。尋此縣自不出銀。又俚 民皆巢居鳥語,不閑貨易之宜,每至買銀,為損已甚。 又稱「兩受入,易生姦巧,山俚愚怯,不辨自申。官所課 甚輕,民以所輸為劇。今若聽計丁課米,公私兼利,在 郡著績。」太祖嘉之,下詔曰:「始興太守豁,潔己退食,恪 居在官,政事修理,惠澤霑被。近嶺南荒弊,郡境尤甚, 拯卹有方,濟厥饑饉,雖古之良守,蔑以尚焉。宜蒙褒 賁,以旌清績。可賜絹二百疋,穀千斛。」五年,以為持節、 督廣交二州諸軍事、寧遠將軍、平越中郎將、廣州刺 史。未拜,卒,時年五十一。太祖又下詔曰:「豁廉清勤恪, 著稱所司,故擢授南服,申其才志。不幸喪殞,朕甚悼 之。可賜錢十萬,布百疋,以營葬事。」

顧琛

按《宋書》本傳,「琛字弘瑋,吳郡吳人也。曾祖和,晉司空。 祖履之、父惔,並為司徒左西掾。琛謹確不尚浮華,起 家州從事、駙馬都尉,奉朝請。少帝景平中,太皇太后 崩,除大匠丞,彭城王義康右軍,驃騎參軍,晉陵令,司 徒參軍,尚書庫部郎,本邑中正。元嘉七年,太祖遣到 彥之經略河南,大敗,悉委棄兵甲,武庫為之空虛。後」 太祖宴,會有荒外歸化人在坐,上問琛:「庫中仗猶有 幾許?」琛詭答:「有十萬人仗。」舊武庫仗祕不言多少。上 既發問,追悔失言,及琛詭對,上甚喜。尚書寺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