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因浮詞廢計典。」乃下《蕣蓋》詔獄,命文升珊即舉察事。 珊等言:「兩人逆計當黜,故先劾臣等。今黜之,彼必曰 是挾私也,苟避不黜,則負委任,而使詐緩者得志,惟 陛下處分。」帝命上兩人事蹟,皆黜之。已,劉健等因召 對,言蓋罪輕,宜調用。帝方嚮用文升珊,卒不納。帝晚 年時召對大臣,珊與大夏造膝,晏見尤數。一日,與大 夏侍坐,帝曰:「時當述職,諸大臣皆杜門,如二卿者,雖 日見客何害?」袖出白金賚之曰:「少佐而廉且屬,勿。」廷 謝曰:「恐為他人忌也。」珊以老疾,數求退,輒優詔勉留, 遣醫、賜食,慰諭有加。珊感激泣下。一日,私語大夏曰: 「珊老病子幼,恐一旦先朝露託公同年好友,何惜為 一言乎?」大夏唯唯。後大夏晏對畢,帝問珊病狀,大夏 具言珊實病,乞賜閔憐,聽其歸。帝曰:「彼屬卿言耶?主 人留客堅,客則強留,珊獨不能為朕留耶?且朕以天 下事付卿輩,猶家人父子。今太平未兆,何忍言歸。」大 夏出以告珊,珊泣曰:「臣死是官矣。」帝既崩,珊以新君 嗣位,不忍言去,力疾視事。疾作,遂卒於位。陝人之官 於京及為國子生者數十人,頌珊教育功,請褒贈,乃 贈太子太保,諡「恭簡。」珊德性和粹,洞達無城府顧,耿 耿不苟合。奉職矯然不可奪,然意常近厚。通籍四十 餘年,家無長物。珊卒,而張敷華繼之,與珊齊名。

金賁亨

按《明外史》本傳:「賁亨,字汝白,臨海人。先世冒高姓,賁 亨通籍,始復故。舉正德九年進士,請改學官,乃除揚 州教授。舉行《四禮》,修釋奠儀,新樂舞,黜鄉賢冒祀及 援例入監者,上下嚴憚。歷南京刑部員外郎,謁告歸, 起江西僉事。嘉靖六年,改貴州,歷福建、江西副使,皆 督學校。所至崇獎實行,表章先賢,一以厚風俗,正人」 倫、興教化為本。在福建,以朱熹之學遞本之李侗、羅 從彥、楊時,以上接於程顥。乃立道南書院,祀五人,而 請從祀從彥、侗於文廟。又擇諸生有志者聚之養正 書院,相與推明洛、閩微旨。江西故有白鹿書院,亦聚 多士其中,親為訓誘,因以成就甚眾。性至孝,丁繼母 憂,終喪不入私室。年未老,即乞身歸。入仕三十年,僅 守遺產數十畝,未嘗一受贈遺。對妻孥如賓客,終身 無惰容。賁亨少知學,即屏絕外慕,繼而得程子「整齊 嚴肅」語奉之,為學的,刻意踐修。久之,覺功力過苦,乃 一意涵養,得之心而身體之邃如也。學者因其自號, 稱為「一所先生。」年八十六而卒。子立愛、立敬、立相,俱 進士。立愛仕至按察副使。《立相》,南京兵部郎中。立敬 亦為福建提學副使。善教士,能繼其父。萬曆初,屢遷 順天府尹,汰冗費至萬金。終工部左侍郎,以行義稱 於鄉。

張庸

按《江寧府志》:「庸,字子登,光山人。嘉靖己未進士,為人 坦彝而介,授揚州推官。有定遠令致餼,匿金於瓿。庸 曰:『余性不喜飲,將去。然竟不以是語人也。擢刑部主 事,恤讞江西,多所平反,得疑獄百八十人,疏請矜釋。 大豪吳姓者,欲以賄脫,介千金抵其里沬趄未投,已 聞其生平行誼,遂夜遁去。里人為之語曰:『定遠懷金 令,江干抱璧囚』』。」一時廉平之聲,播於中外。歷本部郎 中。丁丑陞延安兵備副使。時方有邊警,單騎之任。練 兵固守,得解圍去。明年遷陝西行太僕寺卿。為念母 老,乞致仕歸。母年九十終,時庸已六十有二,不勝毀 瘠,亦臥病卒。

陳文燭

按《安陸府志》:「文燭,字玉叔,沔陽人。少負異質,弱冠攻 古文詩歌。嘉靖乙丑進士,授大理寺評事。時七子有 時,名意不可一世,文燭鴈行其間不少讓。出為淮安 守,古文詩歌益工。以治行遷四川學使,品騭精當,得 士為多。轉參漕事,遷大理卿。致政歸,建五岳山,日率 諸公飲酒賦詩其中。六十病卒。所撰有《二酉園全集》」 行於世。

謝少南

按《廣西通志》:「少南字應午,上元人。嘉靖間為春坊司 直,謫外久後,以僉事督學政。少南經學多妙悟,語諸 諸生曰:『觀書須將自心求取立言者之旨,無泥成說, 妨吾自得。見。諸生文互尚祖襲,每詆訶以不學,令取 諸經傳讀之,毋寄人籬下。聞者聳然。少南與楊按察 本仁、顧尚書璘、姑蘇文徵明、錢塘許應元相友善,行』」 部試諸生,奇柳張翀,後有氣節名,人稱其「藻鑒」云。

孫成名

按《寧波府志》:「成名,字登甫。四歲能誦詩,丱角占對中 聲律。登隆慶五年進士,考選庶吉士,奉命歸娶。在館 中侃侃有大節。授監察御史,經理屯田印馬諸政。有 勳貴侵屯田若干頃,抗疏盡復之官。再按廣西,未報 命,以母喪去。尋遷應安等處兵備。當事者以耿介忌 之,遂被謫,補青陽令。陞禮部主事,典試山東。陞湖廣」 提學僉事。楚地延袤,慮其難遍,觸暑,首事於黃。考以 三百為率,榜以三日為期,有「天地公,日月明,滄海量, 父母心」之謠。逮勞極病疽,猶閱卷不置。逝之日,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