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04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尚坐事繫,文帝感馮唐之言,遣使持節赦其辠,拜為 雲中太守。匈奴忌之。武帝擢韓安國於徒中,拜為梁 內史,骨肉以安。張敞為京兆尹,有罪當免,黠吏知而 犯敞,敞收殺之,其家自冤。使者覆獄,劾敞賊殺人,上 逮捕不下,會免亡命數十日。宣帝徵敞,拜為冀州刺 史,卒獲其用。前世非私此三人,貪其材器有益於公 家也。孝文時,吏居官者或長子孫,以官為氏。倉氏、庫 氏,則倉庫吏之後也。其二千石長吏亦安官樂職,然 後上下相望,莫有苟且之意。其後稍稍變易,公卿以 下,傳相促急,又數改更政事。司隸部刺史察過悉劾, 發揚陰私。吏或居官數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錯道路。 中材苟容求全,下材懷危內顧,壹切營私者多。二千 石益輕賤,吏民慢易之,或持其微過,增加成辠,言於 刺史、司隸,或至上書章下。眾庶知其易危小失易則 有離畔之心。前山陽亡徒蘇令等從橫,吏士臨難,莫 肯伏節死義,以守相威權素奪也。孝成皇帝悔之,下 詔書,二千石不為縱,遣使者賜金,尉厚其意,誠以為 國家有急,取辦於二千石,二千石尊重難危,乃能使 下。孝宣皇帝愛其良民,吏有章,劾事留中,會赦,壹解。 故事,尚書希下章為煩擾百姓,證驗繫治,或死獄中, 章文必有「敢告」之字。迺下。唯陛下留神於擇賢記善, 忘過容忍,臣子勿責,以備二千石部刺史。三輔縣令 有材任職者,人情不能,不有過差,宜可闊略,令盡力 者有所勸。此方今急務,國家之利也。前蘇令發欲遣 大夫使逐問狀,時見大夫無可使者,召盩厔令尹逢, 拜為諫大夫,遣之。今諸大夫有材能者甚少,宜豫畜 養可成就者,則士赴難不愛其死,臨事會卒乃求,非 所以明朝廷也。

《循吏傳序》
後漢·書

初,光武長於民間,頗達情偽,見稼穡艱難,百姓病害, 至天下已定,務用安靜,解王莽之繁密,還漢世之輕 法。身衣大練,色無重綵,耳不聽鄭、衛之音,手不持珠 玉之玩,宮房無私愛,左右無偏恩。建武十三年,異國 有獻名馬者,日行千里,又進寶劍,賈兼百金。詔以「馬 駕鼓車,劍賜騎士。損上林池籞之官,廢騁望弋獵之」 事。其以手跡賜方國者,皆一札十行,細書成文,勤約 之風,行於上下。數引公卿郎將,列於禁坐,廣求民瘼, 觀納風謠。故能內外匪懈,百姓寬息。自臨宰邦邑者, 競能其官。若杜詩守南陽,號為「杜母」;任延錫光,移變 邊俗。斯其績用之最章章者也。又第五倫、宋均之徒, 亦足有可稱談。然建武、永平之間,吏「事刻深,亟以謠 言單辭,轉易守長,故朱浮數上《諫書》,箴切峻政;鍾離 意等亦規諷殷勤,以長者為言,而不能得也。所以中 興之美,蓋未盡焉。自章和以後,其有善績者往往不 絕,如魯恭、吳祐、劉寬及潁川四長,並以仁信篤誠,使 人不欺王堂,陳寵委任賢良而職事自理,斯皆可以 感物而行化也。」邊鳳、延篤先後為京兆尹,時人以輩 前世趙張。又王渙、任峻之為洛陽令,明發姦伏,吏端 禁止。然導德齊禮,有所未充,亦一時之良能也。今綴 集殊聞顯跡,以為《循吏篇》云。

《論守長不可數易》
左雄

臣聞柔遠和邇,莫大寧人。寧人之務,莫重用賢;用賢 之道,必存考黜。是以皋陶對禹,貴在知人,安人則惠, 黎民懷之。分伯建侯,代位親民,民用和穆,禮讓以興。 故《詩》云:「有渰淒淒,興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及 幽厲昏亂,不自為政,褒豔用權,七子黨進,賢愚錯緒, 深谷為陵。故其《詩》云:「四國無政,不用其良。」又曰:「哀今 之人,胡為虺蜴。」言人畏吏如虺蜴也。宗周既滅,六國 并秦,阬儒泯典,划革五等,更立郡縣,縣設令長,郡置 守尉,什伍相司,封豕其民。大漢受命,雖未復古,然克 慎庶官,蠲苛救敝,悅以濟難,撫而循之。至於文、景,天 下康乂,誠由元靖寬柔,克慎官人故也。降及宣帝,興 於仄陋,綜覈名實,知時所病,刺史守相輒親引見,考 察言行,信賞必罰。帝乃歎曰:「民所以安而無怨者,政 平吏良也。與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以為吏數 變易則下不安業,久於其事則民服教化。其有政理 者,輒以璽書勉勵,增秩賜金,或爵至關內侯,公卿缺 則以次用之。是以吏稱其職,人安其業。漢世良吏,於 茲為盛,故能降來儀之瑞,建中興之功。漢初至今,三 百餘載,俗浸彫敝,巧偽滋萌,下飾其詐,上肆其殘,典 城百里,轉動無常,各懷一切,莫慮長久。謂殺害不辜 為威風,聚斂整辦為賢能,以理己安民為劣弱,以奉 法循理為不化。髡鉗之戮,生於睚眥;覆尸之禍,成於 喜怒。視民如寇讎,稅之如豺虎。監司項背相望,與同 疾疢;見非不舉,聞惡不察,觀政於亭傳,責成於期月, 言善不稱德,論功不據實,虛誕者獲譽,拘檢者離毀。 或因罪而引高,或色斯以求名,州宰不覆,競共辟召, 踴躍升騰,超等踰匹,或考奏捕案,而亡不受罪,會赦 行賂,復見洗滌,朱紫同色,清濁不分。故使姦猾枉濫, 輕忽去就,拜除如流,缺動百數。鄉官部吏,「職斯祿薄, 車馬衣服,一出於民。廉者取足,貪者充家,特選橫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