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6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此人於廣庭大眾之中,見侮而不敢鬥,王將以為臣 乎?」王曰:「夫士也,見侮而不鬥,是辱,則寡人不以為臣 矣。」《尹文》曰:「雖見侮而不鬥,是未失所以為士也。然而 王不以為臣,則鄉所謂士者,乃非士乎?夫王之令,殺 人者死,傷人者刑。民有畏王令,故見侮終不敢鬥,是 全王之法也。而王不以為臣,是罰之也。且王以不敢 鬥為辱,必以敢鬥為榮,是王之所賞,吏之所罰也,上 之所」是,法之所非也。賞罰是非,相與曲謬,雖十黃帝 固所不能治也。齊王無以應。且白馬非白馬者,乃子 先君仲尼之所取也。龍聞楚王張繁弱之弓,載忘歸 之矢,以射蛟兕於雲夢之囿,反而喪其弓,左右請求 之,王曰:「止也。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仲尼聞 之曰:「楚王仁義而未遂,亦曰『人得之而已矣,何必楚 乎』?」若是者,仲尼異楚人於所謂人也。夫是仲尼之異 楚人於所謂人,而非龍之異白馬於謂馬悖也。先生 好儒術,而非仲尼之所取也,欲學而使龍去所以教, 雖百龍之智,固不能當前也。子高莫之應。退而告人 曰:「言非而博,巧而不理,此固無所不答也。」異日,平原 君會眾賓而延子高,平原君曰:「先生聖人之後也,不 遠千里來顧臨之,欲去夫公孫子白馬之學,今是非 未分,而先生飜然欲高逝,可乎?」子高曰:「理之至精者 則自明之,豈任穿之退哉!」平原君曰:「至精之說,可得 聞乎?」答曰:「其說皆取之經傳,不敢以意。《春秋記》,『六鶂 退飛,睹之則六,察之則鶂,鶂,猶馬也,六猶白也。睹之 得見其白』」,察之則知其馬。色以名別,內由外顯,謂之 「白馬」,名實當矣。若以絲麻加之,女工為緇素青黃色 名雖殊,其質則一。是以《詩》有「素絲」,不曰絲素,《禮》有「緇 布」,不曰「布緇。」牛元武,此類甚眾。先舉其色,後名其 質,萬物之所同,聖賢之所常也。君子之謂貴當物理, 不貴繁辭,若尹文之折,齊王之所言,與其法錯故也。 穿之所說於公孫子高,其智悅,其行也。去《白馬》之說, 智行固存,是則穿未失其所師者也。稱此云云,沒其 理矣。是楚王之言,楚人亡弓,楚人得之先君。夫子探 其本意,欲以示「廣,其實狹之,故曰不如,亦曰人得之 而已也。是則異楚王之所謂楚,非異楚王之所謂人 也。以此為喻,乃相擊切矣。凡言人者,總謂人也;亦猶 言馬者,總謂馬也。楚自國也,白自色也。欲廣其人,宜 在去楚;欲正名色,不宜去白。忱察此理,則公孫之辨 破矣。」平原君曰:「先生言於理善矣。」因顧謂眾賓曰:「公 孫子能答此乎?」燕客史由對曰:「辭則有焉,理則否矣。」 《字典》無此字。 公孫龍又與子高記論於平原君,所辨理 至於臧三耳。公孫龍言臧之三耳甚辨析,子高弗應, 俄而辭出。明日,復見平原君曰:「疇昔公孫之言,信辨 也,先生實以為何如?」答曰:「然,幾能臧三耳矣。雖然,實 難,僕願得又問於君。今為臧三耳甚難而實非也,謂 臧兩耳甚易而實是也,不知君將從易而是者乎?亦 從難而非者乎?」平原君弗能應。明日,謂公孫龍曰:「公 無復與孔子高辨事也。其人理勝於辭,公辭勝於理; 辭勝於理,終必受詘。」 李寅言曹良於平原君,欲仕 之。平原君以問子高,子高曰:「不識也。」平原君曰:「良嘗 得見於先生矣,故敢問。」子高曰:「世人多自稱上,用我 則國無患。夫用智莫若觀其身,其身」且猶不免於患 國,用之亦烏得無患乎?平原君曰:良之有患,時不明 也。居家理治,可移於官,良能殖貨,故欲仕之。子高曰: 未可知也。今有人於此,身修計明而貧者志不存也。 身不修會計闇而富者非盜無所得之也。 《儒服篇》: 子高衣長裾振裦袖方屐麤翣,見平原君。君曰:「吾子 亦儒服乎?」子高曰:「此布衣之服,非儒服也,儒服非一 也。」平原君曰:「請吾子言之。」答曰:「夫儒者居位行道,則 有衮冕之服;統御師旅,則有介冑之服;從容徒步,則 有若穿之服,故曰非一也。」平原君曰:「儒之為名何取 爾?」子高曰:「取包眾美,兼六藝,動靜不失中道。」 子高 遊趙,平原君客有鄒文季節者,與子高相善,及將還 魯,諸故人訣既畢,文節送行。三宿臨別,文節流涕交 頤,子高徒抗手而已,分背就路。其徒問曰:「先生與彼 二子善,彼有戀戀之心,未知後會何期,悽愴流涕,而 先生厲聲高揖,此無乃非親親之謂乎?」子高曰:「始焉 謂此二子丈夫爾,乃今知其婦人也。人生則有四方 之志,豈鹿豕也哉,而常聚乎?」其徒曰:「若此二子之泣 非邪?」答曰:「斯二子良人也,有不忍之心,若於取斷,必 不足矣。」其徒曰:「凡泣者一無取乎?」子高曰:「有二焉:大 姦之人,以泣自信;婦人懦夫,以泣著愛。」 平原君與 子高飲,強子高酒曰:「昔有遺諺:堯舜千鍾,孔子百觚; 子路嗑嗑,尚飲十榼。古之聖賢,無不能飲也。吾子何 辭焉?」子高曰:「以穿所聞,賢聖以道德兼人,未聞以飲 食也。」平原君曰:「即如先生所言,則此言何生?」子高曰: 「生於嗜酒者,蓋其勸厲獎戲之辭,非實然也。」平原君 欣然曰:「吾不戲子,無所聞此雅言也。」 平原君問子 高曰:「吾聞子之先君,親見衛夫人《南子》。又云:『南遊遇 乎阿谷,而交辭於漂女。信有之乎』?」答曰:「士之相信聞 流言而不信者,何哉?以其所已行之事占之也。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