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6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鄭,鄭必有大咎。敬,民之主也,而棄之,何以承守?鄭人

不討,必受其辜。濟澤之阿,行潦之蘋,藻寘諸宗室,季 蘭尸之。敬也。敬可棄乎?及漢楚康王卒,公欲反。叔仲 昭」伯曰:「我楚國之為,豈為一人行也?」子服惠伯曰:「君 子有遠慮,小人從邇。饑寒之不恤,誰遑其後?不如姑 歸也。」叔孫穆子曰:「叔仲子專之矣。」子服子,始學者也。 榮成伯曰:「遠圖者忠也。」公遂行。宋向戍曰:「我一人之 為,非為楚也。饑寒之不恤,誰能恤楚?姑歸而息民,待 其立君而為之備。」宋公遂反。

景王元年「夏五月,晉荀盈、齊高止、宋華定、魯仲孫羯、 衛世叔儀、鄭公孫段、曹人、莒人、滕人、薛人、小邾人城 杞。」宋饑,貸粟于晉。

按《春秋》,襄公二十九年,貸粟不書。按《左傳》二十九 年,鄭子展卒,子皮即位。於是鄭饑而未及麥,民病。子 皮以子展之命,餼國人粟,戶一鍾,是以得鄭國之民, 故罕氏常掌國政,以為上卿。宋司城子罕聞之曰:「鄰 於善,民之望也。」宋亦饑,請於平公,出公粟以貸,使大 夫皆貸。司城氏貸而不書,為大夫之無者貸。宋無饑 人。叔向聞之,曰:「鄭之罕,宋之樂,其後亡者也。二者其 皆得國乎?民之歸也,施而不德,樂氏加焉。其以宋升 降乎?」晉平公,杞出也,故治杞。六月,知悼子合諸侯之 大夫以城杞。

景王二年夏五月甲午,宋災。宋伯姬卒。「秋七月,魯叔 弓如宋,葬宋共姬。」「冬十月,晉趙武、齊公孫蠆、宋向戍、 衛北宮佗、鄭罕虎、曹人、莒人、邾人、滕人、薛人、杞人、小 邾人會于澶淵。」宋災故。

按《春秋》襄公三十年。按《左傳》三十年,「夏五月,或叫 於宋太廟,曰譆譆出,出鳥鳴於亳社,如曰譆譆。」甲午, 宋大災,宋伯姬卒,待姆也。君子謂宋共姬女而不婦, 女待人婦,義事也。秋七月,叔弓如宋,葬共姬也。為宋 災故,諸侯之大夫會以謀歸宋財。「冬十月,叔孫豹會 晉趙武、齊公孫蠆、宋向戍、衛北宮佗、鄭罕虎及小邾 之」大夫會于澶淵,既而無歸于宋。按《公羊傳》:外夫 人不書葬,此何以書?隱之也。何隱爾?宋災,伯姬卒焉。 其稱諡何?賢也。何賢爾?宋災,伯姬存焉。有司復曰:「火 至矣,請出。」伯姬曰:「不可。吾聞之也,婦人夜出不見傳, 母不下堂,傅至矣。母未至也,逮乎火而死。」宋災故者 何?諸侯會于澶淵,凡為宋災故也。會未有言其所為 者,此言所為何?錄伯姬也。諸侯相聚,而更宋之所喪, 曰:「死者不可復生爾。」財復矣,此大事也。曷為使微者 卿也。卿則其稱人何?貶。曷為貶?卿?不得憂諸侯也。 景王四年春正月,晉趙武、楚公子圍、齊國弱、宋向戍、 魯叔孫豹、衛齊惡、陳公子招、蔡公孫歸生、鄭罕虎、許 人、曹人會于虢。

按《春秋》昭公元年。按《左傳》,元年,春正月乙未,會于 虢,尋宋之盟也。祁午謂趙文子曰:「宋之盟,楚人得志 於晉。今令尹之不信,諸侯之所聞也。子弗戒懼。又如 宋子木之信,稱於諸侯,猶詐晉而駕焉,況不信之尤 者乎?楚重得志於晉,晉之恥也。子相晉國以為盟主, 於今七年矣。再合諸侯,三合大夫,服齊狄,寧東夏,平 秦亂,城淳于,師徒不頓,國家不罷,民無謗讟,諸侯無 怨,天無大災,子之力也。有令名矣,而終之以恥,午也 是懼。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武受賜矣。然宋之 盟,子木有禍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駕於 晉也。今武猶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我將信以 為本,循而行之。譬如農夫,是穮是蔉,雖有饑饉,必有 豐年。且吾聞之,能信不為人下』。吾未能也。《詩》曰:『不僭 不賊,鮮不為則』。信也。能為人則者,不為人下矣。吾不 能,是難楚不為患。」楚令尹圍請用牲,讀舊書,加於牲 上而巳。晉人許之。三月甲辰,盟。楚公子圍設服離衛。 叔孫穆子曰:「楚公子美矣君哉!」鄭子皮曰:「二執戈者 前矣。」蔡子家曰:「蒲宮有前,不亦可乎?」楚伯州犁曰:「此 行也,辭而假之寡君。」鄭行人揮曰:「假不反矣。」伯州犁 曰:「子姑憂子晳之欲背誕也。」子羽曰:「當璧猶在,假而 不反,子其無憂乎?」齊國子曰:「吾代二子愍矣。」陳公子 招曰:「不憂何成?二子樂矣。」衛齊子曰:「苟或知之,雖憂 何害?」宋合左師曰:「大國令小國共,吾知共而巳。」晉樂 王鮒曰:「《小旻》之卒章善矣,吾從之。」退會,子羽謂子皮 曰:「叔孫絞而婉,宋左師簡而禮,樂王鮒字而敬,子與 子家持之,皆保世之主也。齊、衛、陳大夫其不免乎!國 子代人憂,子招樂憂,齊子雖憂弗害。夫弗及而憂,與 可憂而樂,與憂而弗害,皆取憂之道也,憂必及之。《太 誓》曰:『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三大夫兆憂,憂能無至乎? 言以知物」,其是之謂矣。

景王七年「夏,楚子、蔡侯、陳侯、鄭伯、許男、徐子、滕子、頓 子、胡子、沈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會于申。秋七月, 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吳,執齊 慶封,殺之,遂滅賴。」

按《春秋昭公四年》。按《左傳》,四年:「夏六月丙午,楚子 合諸侯于申,宋太子佐後至,王田於武城,久而弗見。 椒舉請辭焉。王使往曰:『屬有宗祧之事於武城,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