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66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一百十九卷目錄

 聖裔部列傳三

  後漢

  孔志       孔損

  孔曜       孔僖

  孔季彥      孔昱

  孔完       孔融

  魏

  孔羨

  吳

  孔恬

  晉

  孔震       孔衍

  孔嶷       孔撫

  孔懿       孔愉

  孔祗       孔群

  孔倫       孔汪

  孔安國      孔坦

  孔嚴       孔沉

官常典第一百十九卷

聖裔部列傳三

後漢

孔志

按:《後漢書孔僖傳》:「建武十三年,世祖復封均子志為 褒成侯。志卒,子損嗣。」

按《闕里志十七代志》:「後漢光武帝拜大司馬,建武十 四年,襲封褒成侯,食邑二千戶,卒諡元成。生子損。」

孔損

按:《後漢書孔僖傳》:「孔志卒,子損嗣褒成侯。永元四年, 徙封褒亭侯。」

按《闕里志》:「十八代損,字君益,明帝永平十五年,襲封 褒成侯。章帝元和二年,東巡狩,褒成侯助祭焉。和帝 永元四年,襲封褒亭侯,食邑一千戶。生子曜。」

孔曜

按:《後漢書孔僖傳》:「孔損卒,子曜嗣。」

按《闕里志》,「十九代曜,字君曜,襲封褒亭侯。生子二:完、 讚。」

孔僖

按《後漢書》本傳:「僖字仲和,魯國魯人也。自安國以下, 世傳《古文尚書》《毛詩》。曾祖父子建,少遊長安,與崔篆 友善。及篆仕王莽,為建新大尹,嘗勸子建仕,對曰:『吾 有布衣之志,子有袞冕之志,各從所好,不亦善乎?道 既乖矣,請從此辭』。遂歸,終於家。僖與崔篆孫駰復相 友善,同遊太學,習《春秋》。因讀吳王夫差時事,僖發書」 歎曰:「若是,所謂畫龍不成,反為狗者!」

劉攽曰:「畫龍。」案:古語皆云「畫虎」,此誤。

駰曰:「然。昔孝武皇帝始為天子,年方十八,崇信聖道, 師則先王,五六年間,號勝文、景。及後恣己,忘其前之 為善。」僖曰:「《書》傳若此多矣!」鄰房生梁郁,儳和之曰:「如 此,武帝亦是狗耶?」僖、駰默然不對。郁怒恨之,陰上書 告駰、僖誹謗先帝,刺譏當世。事下有司,駰詣吏受訊, 僖以吏捕方至,恐誅,乃上書肅宗自訟曰:「臣之愚意, 以為凡言誹謗者,謂實無此事,而虛加誣之也。至如 孝武皇帝,政之美惡,顯在漢史,坦如日月,是為直說。 《書》傳實事,非虛謗也。夫帝者為善,則天下之善咸歸 焉;其不善,則天下之惡亦萃焉,斯皆有以致之,故不 可以誅於人也。且陛下即位以來,政教未過,而德澤 有加,天下所具也,臣等獨何譏刺哉?」假使所非實是, 則固應悛改;儻其不當,亦宜含容,又何罪焉?陞下不 推原大數,深自為計,徒肆私忿,以快其意。臣等受戮, 死即死耳。顧天下之人,必回視易慮,以此事闚陛下 心。自今以後,苟見不可之事,終莫復言者矣。臣之所 以不愛其死,猶敢極言者,誠為陛下深惜此大業。陛 下若不自惜,則臣何「賴焉!齊桓公親揚其先君之惡, 以唱《管仲》,然後群臣得盡其心。今陛下乃欲以十世 之武帝遠諱實事,豈不與桓公異哉!臣恐有卒然見 搆,銜恨蒙枉,不得自敘,使後世論者擅以陛下有所 方比,寧可復使子孫追掩之乎!謹詣闕伏待重誅。」帝 始亦無罪僖等意及書奏,立詔勿問。拜僖蘭臺令史。 元和二年春,帝東巡狩,還,過魯,幸闕里,以太牢祀孔 子及七十二弟子,作六代之樂,大會孔氏男子二十 以上者六十三人,命儒者講論。僖因自陳謝。帝曰:「今 日之會,寧於卿宗有光榮乎?」對曰:「臣聞明王聖主,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