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大角帝廷圖

大角帝廷圖

圖考

大角

《按星經》,「大角一星天棟,在攝提中,主帝座。」

按:《史記天官書》:「大角者,天王帝廷。」

按《宋史天文志》:「大角一星,在攝提間,天王座也,又為 天棟,正經紀也。」

按《步天歌》,「亢四星恰似彎弓狀,大角一星直上明。」 按《新法曆書圖》同。

心宿圖

心宿圖

圖考

心宿

按《星經》:「心三星中天王,前為太子,後為庶子,火星也, 春夏木,秋冬水。一名大火,二名大辰,三名鶉火。」中星 明大赤為照,天子德行。

按:《史記天官書》:「東宮蒼龍房心。」心為明堂大星,天王 前後星子屬。

按《宋史天文志》:「心宿三星,天王正位也。中星曰明堂, 天子位,為大辰,主天下之賞罰。前星為太子,後星為 庶子。」

按《步天歌》,「心三星,中央色最深。」按《新法曆書》圖同。

按周天列宿皆以拱衛至尊然各有職司事應亦各見獨此五者切于宸極故列之于此

皇極總部藝文

《乘輿箴》
有序      晉潘尼

《易》稱:「有天地然後有人倫,有父子然後有君臣。」 傳曰:「大者天地,其次君臣。」 然君臣父子之道,天地人倫之本,未有以先之者也。故天生蒸人而樹之君,使司牧之,將以導群生之性,而理萬物之情,豈以寵一人之身,極無量之欲,如斯而已哉?夫古之為君者,無欲而至公,故有茅茨土階之儉;而後之為君,有欲而自利,故有瑤臺瓊室之侈。無欲者,天下共推之;有欲者,天下共爭之。推之之極,雖禪代猶脫屣;爭之之極,雖劫殺而不避。故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 ,安可求而得辭而已者乎?夫修諸己而化諸人,出乎邇而見乎遠者,言行之謂也。故人主所患,莫甚於不知其過,而所美,莫美於好聞其過。若有君於此,而曰「予必無過」 ,唯其言而莫之違,斯孔子所謂其庶幾乎一言而喪國者也。蓋君子之過,如日月之蝕,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雖以堯、舜、湯、武之盛,必有誹謗之木,敢諫之鼓,盤杅之銘,無諱之史,所以閑其邪僻而納諸正道,其自維持如此之備。故箴規之興,將以補過教闕,然猶依違諷諭,使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自誡。先儒既援古義,舉內外之殊,而高祖亦序六官,論成敗之要,義正辭約,又盡善矣。自《虞人箴》以至於百官,非唯規其所司,誠欲人主斟酌其得失焉。《春秋傳》曰:「命百官,箴王闕。」 則亦天子之事也。尼以為王者膺受命之期,當神器之運,總萬機而撫四海,簡群才而審所授,孜孜於得人,汲汲於聞過,雖廷爭面折,猶將祈請而求焉。至於箴規,諫之順者,曷為獨闕之哉?是以不量其學陋思淺,因負擔之餘,嘗試撰而述之。不敢斥至尊之號,故以「乘輿」 目篇。蓋帝王之事至大,而古今之變至眾,文繁而義詭,意局而辭野,將欲希企前賢,髣髴崇軌,譬猶丘坻之望華「岱,恆星之繫日月也,其不逮明矣。」 《頌》曰:

「元元遂初,芒芒太始,清濁同流,元黃錯跱,上下弗形, 尊卑靡紀。赫胥悠哉,大庭尚矣」,皇極啟建,兩儀既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