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第五卷目錄

 君臣部紀事三

皇極典第五卷

君臣部紀事三

《遼史耶律弘古傳》:「弘古討阻卜有功,聖宗嘗刺臂血 與弘古盟為友,禮遇尤異,拜南府宰相,改上京留守。 重熙六年,遷南院大王,御製誥辭以寵之。十三年,加 于越。帝憫其勞,復授武定軍節度使。」

《宋史石守信傳》:乾德初,帝因晚朝與守信等飲酒,酒 酣,帝曰:「我非爾曹不及此。然吾為天子,不若為節度 使之樂,吾終夕未嘗安枕而臥。」守信等頓首曰:「『今天 命已定,誰復敢有異心,陛下何為出此言耶』?帝曰:『人 孰不欲富貴,一旦有以黃袍加汝之身,雖欲不為,其 可得乎』?守信等謝曰:『臣愚不及此,惟陛下哀矜之』。帝 曰:『人生駒過隙爾,不如多積金帛田宅,以遺子孫,歌 兒舞女以終天年,君臣之間,無所猜嫌,不亦善乎』!」守 信謝曰:「陛下念及此,所謂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稱 病乞解兵權。帝從之,皆以散官就第,賞賚甚厚。 《趙普傳》:「普出為武勝軍節度,檢校太尉兼侍中,帝作 詩以餞之,普奉而泣曰:『陛下賜臣詩,當刻石,與臣朽 骨同葬泉下』。」帝為之動容。翌日,謂宰相曰:「普有功國 家,朕昔與游,今齒髮衰矣,不容煩以樞務,擇善地處 之,因詩什以導意。普感激泣下,朕亦為之墮淚。」宋琪 對曰:「昨日普至中書,執御詩涕泣,謂臣曰:『此生餘年, 無階上答,庶希來世得效犬馬力』。臣昨聞普言,今復 聞宣諭,君臣始終之分,可謂兩全。」

《薛居正傳》:居正自參政至為相,凡十八年,恩遇始終 不替。先是太祖嘗謂居正曰:「自古為君者鮮克正己, 為臣者多無遠略,雖居顯位,不能垂名後代,而身陷 不義,子孫罹殃。蓋君臣之道有所未盡。吾觀唐太宗, 受人諫疏,直詆其非而不恥。以朕所見,不若自不為 之,使人無異詞。又觀古之人臣,多不終始能保全而 享厚福者,由忠正也。」開寶中,居正與沈倫並為相,盧 多遜參知政事。九年冬,多遜亦為平章事,及居正卒, 而沈倫責授,多遜南流。論者以居正守道蒙福,果符 太祖之言。

《王全斌傳》:全斌入蜀,適屬冬暮,京城大雪,太祖設氈 幃於講武殿,衣紫貂裘帽以視事。忽謂左右曰:「我被 服如此,體尚覺寒,念西征將士,衝犯霜雪,何以堪處。」 即解裘帽,遣中使馳賜全斌,仍諭諸將,以不遍及也。 全斌拜賜感泣。

《通鑑》:宋以竇儀為翰林學士。宋主嘗召儀草制,至苑 門,儀見宋主岸幘跣足而坐,卻立不肯進。宋主遽索 冠帶而後召入。儀曰:「陛下創業垂統,宜以禮示天下, 恐豪傑聞而解體。」宋主斂容謝之。自是對近臣未嘗 不冠帶。

《歸田錄》:太祖時,郭進為山西巡檢,有告其陰通河東 劉繼元,將有異志者,太祖大怒,以其誣害忠臣,命縛 其人予進,使自處置。進得而不殺,謂曰:「爾能為我取 繼元一城一寨,不止贖爾死,當請賞爾一官。」歲餘,其 人誘其一城來降,進具其事送之於朝,請賞以官。太 祖曰:「爾誣害我忠良,此纔可贖死爾,賞不可得也。」命 以其人還進。進復請曰:「使臣失信,則不能用人矣。」太 祖於是賞以一官。君臣之間蓋如此。

陶尚書穀為學士,嘗晚召對,太祖御便殿。陶至,望見 上將前而復卻者數四。左右催宣甚急,穀終彷徨不 進。太祖笑曰:「此措大索事」分顧左右取袍帶來,上已 束帶,穀遽趨入。

《劉氏雜志》:蘇易簡內直,宋太宗謂曰:「君臣千載遇。」易 簡應聲曰:「忠孝一生心。」可謂的對。

《宋史曹彬傳》:彬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駕臨問,手為和 藥,仍賜白金萬兩。問以後事,對曰:「臣無事可言,臣二 子材器可取,臣若內舉,皆堪為將。」上問其優劣,對曰: 「璨不如瑋。」薨,上臨哭之慟,對輔臣語及彬必流涕。贈 中書令,追封濟陽郡王。

《王旦傳》:「旦疾甚,遣內侍問者,日或三四,帝手自和藥 並薯蕷粥賜之。」

《青箱雜記》:「真宗任王旦為相,常倚以決事。旦雖荷真 宗眷委之重,每慎密遠權以自防,故君臣之間,略無 纖悉可窺。」

《談苑》:李侍讀仲容善飲,號李萬回。真宗飲量無敵,欲 對飲則召公。一夕上命巨觥,仲容曰:「告官家免巨觥。」 上因問何故謂天子為官家,仲容對曰:「蔣濟《萬機論》: 『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兼皇帝之德,故曰官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