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君至。」穰苴介胄操戟立于門,曰:「諸侯得微有兵乎?大 臣得微有叛者乎?君何為非時而夜辱?」公曰:「酒醴之 味,金石之聲,願與將軍樂之。」穰苴對曰:「夫布薦席,陳 簠簋者,有人,臣不敢與焉。」公曰:「移于梁丘據之家。」前 驅款門,曰:「君至。」梁丘據左操瑟,右挈竽,行歌而出。公 曰:「樂哉,今夕吾飲也!微彼二子者,何以治吾國?微此 一臣者,何以樂吾身?」君子曰:「聖賢之君,皆有益友,無 偷樂之臣,景公弗能及,故兩用之,僅得不亡。」

晏子侍于景公,朝寒,公曰:「請進暖食。」晏子對曰:「嬰非 君奉餽之臣也,敢辭。」公曰:「請進服裘。」對曰:「嬰非君茵 席之臣也,敢辭。」公曰:「然,夫子之於寡人何為者也?」對 曰:「嬰社稷之臣也。」公曰:「何謂社稷之臣?」對曰:「夫社稷 之臣,能立社稷。別上下之義,使當其理;制百官之序, 使得其宜;作為辭令,可分布于四方。」自是之後,君不 以禮不見《晏子》。

晏子使魯,仲尼命門弟子往觀,子貢反報曰:「孰謂晏 子習于禮乎?夫《禮》曰:『登階不歷,堂上不趨,授玉不跪』。 今晏子皆反此,孰謂晏子習于禮者?」晏子既已有事 于魯君,退見仲尼,仲尼曰:「夫《禮》,登階不歷,堂上不趨, 授玉不跪,夫子反此乎?」晏子曰:「嬰聞兩檻之間,君臣 有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君之來遫,是以登階歷」 堂上,趨以及位也。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且吾聞之, 「大者不踰閑,小者出入可也。」晏子出,仲尼送之以賓 客之禮。不計之義,惟晏子為能行之。

《外篇》:景公游于菑,聞晏子死,公乘侈輿服繁駔,驅之 而因為遲。下車而趨,知不若車之遫,則又乘。比至于 國者,四下而趨,行哭而往,伏尸而號曰:「子大夫日夜 責寡人,不遺尺寸,寡人猶且淫泆而不收,怨罪重積 於百姓。今天降禍於齊,不加於寡人,而加於夫子,齊 國之社稷危矣,百姓將誰告夫?」

晏子死,景公操玉加於晏子而哭之,涕沾襟。章子諫 曰:「非禮也。」公曰:「安用禮乎?昔者吾與夫子遊於公邑 之上,一日而三不聽寡人,今其孰能然乎?吾失夫子 則亡,何禮之有?」免而哭,哀盡而去。

《韓子難》一篇:晉平公與群臣飲,飲酣,乃喟然而歎曰: 「莫樂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違。」師曠侍坐于前,援琴 撞之,公被衽而避,琴壞于壁。公曰:「太師誰撞?」師曠曰: 「今者有小人言于側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師曠曰: 「啞,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請除之。」公曰:「釋之,以為 寡人戒。」或曰:「平公失君道,師曠失臣禮。夫非其行而 誅其身,君之于臣也。非其行則陳其言,善諫不聽則 遠其身者,臣之于君也。今師曠非平公之行,不陳人 臣之諫,而行人主之誅,舉琴而親其體,是逆上下之 位,而失人臣之禮也。夫為人臣者,君有過則諫,諫不 聽則輕爵祿以待之,此人臣之禮義也。今師曠非平 公之過,舉琴而親其體,雖嚴父不加」於子,而師曠行 之於君,此大逆之術也。臣行大逆,平公喜而聽之,是 失君道也。故平公之跡不可明也,師曠之行亦不可 明也。不可謂兩明,此為兩過。故曰:「平公失君道,而師 曠亦失臣禮。」

難二篇晉平公問叔向曰:「昔者齊桓公九合諸侯一 匡天下不識臣之力也。」叔向對曰:「管仲善制割賓胥 無善削縫隰朋善純緣衣成君舉而服之亦臣之力 也。君何力之有」師曠伏琴而笑之公曰:「太師奚笑也。」 師曠對曰:「臣笑叔向之對君也。凡為人臣者猶炮宰 和五味而進之君君弗食孰敢強之也。臣請譬之君 者,壤地也,臣者草木也。必壤地美,然後草木碩大,亦 君之力也,臣何力之有」

《吳越春秋》:吳王召越王入見,越王伏于前,范蠡立於 後。吳王謂范蠡曰:「寡人聞:貞婦不嫁破亡之家,仁賢 不官絕滅之國。今越王無道,國已將亡,社稷壞崩,身 死世絕,為天下笑,而子及主俱為奴僕,來歸於吳,豈 不鄙乎?吾欲赦子之罪,子能改心自新,棄越歸吳乎?」 范蠡對曰:「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 語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號,用兵 與大王相持,至今獲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鴻恩,得君 臣相保,願得入備掃除,出給趨走,臣之願也。」此時越 王伏地流涕,自謂遂失范蠡矣。吳王知范蠡不可得 為臣,謂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范 蠡曰:「臣請如命。」吳王起入宮中,越王范蠡趨入石室。 越王服犢鼻,著樵頭夫人,衣無緣之裳,施左關之襦, 夫斫剉養馬,妻給水除糞灑掃,三年不慍怒,面無恨 色。吳王登遠高望見越王及夫人范蠡坐於馬糞之 旁,君臣之禮存,夫婦之儀具。王顧謂太宰嚭曰:「彼越 王者,一節之人,范蠡一介之士,雖在窮厄之地,不失 君臣之禮,寡人傷之。」太宰嚭曰:「願大王以聖人之心, 哀窮孤之士。」吳王曰:「為子赦之。」

《國語》:越滅吳,反至五湖,范蠡辭於王曰:「君王勉之,臣 不復入於越國矣。」王曰:「不穀疑子之所謂者何也?」范 蠡對曰:「臣聞之,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昔者 君王辱於會稽,臣所以不死者,為此事也。今事已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