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臣聞「日薄星迴,穹天所以紀物;山盈川沖,后地所以 播氣。五行錯而致用,四時運而成歲。」是以百官恪居, 以赴八音之離;明君執契,以要克諧之會。

臣聞髦俊之才,世所希乏;丘園之秀,因時則揚。是以 大人基命,不擢才於后土;明主聿興,不降佐於昊蒼。

《屈突通尉遲敬德張公謹傳後合贊》

唐書

屈突通盡節於隋,而為唐忠臣,何哉?惟其一心,故事 兩君而無嫌也。敬德之來,太宗以赤心付之,桑蔭不 徙而大功立。君臣相遇,古人謂之「千載」,顧不諒哉!投 幾之會,間不容穟,公謹所以抵龜而決也。

《房杜傳贊》
同前

太宗以上聖之才,取孤隋,攘群盜,天下已平,用元齡、 如晦輔政,興大亂之餘,紀綱彫弛,而能興仆植僵,使 號令典刑粲然罔不完,雖數百年猶蒙其功,可謂名 宰相。然求所以致之之蹟,逮不可見,何哉?唐柳芳有 言:「帝定禍亂,而房、杜不言功;王、魏善諫,而房、杜讓其 直;英、衛善兵,而房、杜濟以文。持眾美效之君。」是後新 進更用事,元齡身處要地,不吝權,善始以終,此其成 令名者,諒其然乎?如晦雖任事日淺,觀元齡許與及 帝所親款,則謨謀果有大過人者。方君臣明良,志葉 議從,相資以成,固千載之遇。蕭、曹之勛,不足進焉。

《段平仲傳贊》
同前

「君有常尊,臣有定卑」,自然之勢也。然臣不自通于上, 君不降而逮諸下,則治不得成而功不彰,反是而天 下之務粲焉幾矣。德宗察察,欲折伏臣下,自為聰明 而治愈疏。段平仲一忤上,倉皇失對,而猶以取名,何 哉?下知所職,而上喪其所以為上也。故聖王屈己從 諫,君臣兩得其美,知道之本歟!

《君臣同德賦》
闕名

曰:「若稽古巨唐,累聖重光,盛烈貫於千古,英聲超於 百王。爾乃群瑞呈祥,眾靈葉慶,神降休祉,天垂寶命, 鳳籙於是薦臻,龜書以之疊映,萬姓忻東戶之日,一 人奏《南風》之詠。至矣哉!媺無德而稱焉。臣聞非常之 主,必有非常之臣。是以元凱升而唐德茂,稷、卨用而 虞化淳。武丁夢徵兮求版築之士,文王卜兆兮得垂」 釣之賓。豈直星精之誕方朔,維嶽之降甫申。故能殷 周歎其多士,皇漢歌其得人。亦有九合稱齊,三分號 蜀。猶傳善政,尚留芳躅。方鴻翼以濟時,比魚水而敦 俗。誠小國之邊鄙,亦順時而自足。豈若我聖明之有 天下也。㹅六合以為家,籠八荒而建國。既垂拱而敷 化,諒偃兵而興德。為百代之規模,立萬邦之軌則。於 是大君端冕而多暇,群臣奉職而有方。巍巍蕩蕩,濟 濟鏘鏘,咸有一德,視人如傷。夔龍在位,鵷鷺成行,君 臣同德而均美,聖母臨人而永昌。豈徒超五臣而逾 十亂,固將六五帝而四三皇。小臣微淺,才智疏越,濫 吹紫庭,獻賦絳闕,敢同輿頌,竊為歌曰:「元首明哉,股 肱良哉!盛德至矣,大」業廣矣。我一人兮化無窮,臨萬 國兮道既融。同心同德,君聖臣忠。子子孫孫,永代克 隆。

《賜劉基歸老青田書》
明·太祖

朕聞古人有云:「君子絕交,惡言不出;忠臣去國,不潔 其名。」爾劉基括蒼之士,少有英名,海內聞之。及元末 群雄鼎峙,熟辨真偽者誰?歲在戊戌,天下正當擾亂 之秋,朕親率六軍,下雙溪而有浙左,獨爾括蒼未附, 惟知爾名耳,吾將謂白面書生,不識時務。不久而括 蒼附,朕已還京,何期仰觀俯察,獨斷無疑。千里之餘, 「兼程而至,謁朕陳情,百無不當。至如用征四方,摧堅 撫順,爾亦助焉。不數年間,天下一統。當定功行賞之 時,朕不忘爾從未定之秋。是用加以顯爵,特使垂名 於千萬年之不朽。」敕「歸老於桑梓,以盡天年,何期禍 生於有隙,致使不安。若明以憲章,則輕重有不可恕。 若論相從之始,則國有八議,故不奪其名而奪其祿」, 此國之大體也。然若愚蠢之徒,必不克己,將謂己是 而國非。卿善為忠者,所以不辨而趨朝,一則釋他人 之餘論,況親君之心甚切。此可謂不潔其名者歟?惡 言不出口者歟?卿今年邁,居京數載,近聞老病日侵, 不以筋力自強,朕甚憫之。於戲!禽鳥生於叢木,翎翅 乾而颺去,戀巢之情,時時而復。顧禽鳥如是,況於人 乎?若商不亡於道官終老於家,世人之萬幸也。今也 老病未篤,可速往括蒼,共語兒孫,以盡考終之道,豈 不君臣兩盡者歟!

君臣部藝文二

《柏梁臺詩》

武帝元封三年,作《柏梁臺》,詔群臣「二千石,有能為七言詩乃得上坐。」

日月星辰和四時。驂駕駟馬從梁來。梁孝王武郡國士 馬《羽林材》。大司馬總領天下誠難治,丞相石慶和撫四夷不 易哉。大將軍衛青刀筆之吏臣執之。御史大夫兒寬「撞鐘伐鼓聲 中」詩。太常周建德《宗室》,廣大日益滋。宗正劉安國周衛交戟禁 不時。衛尉路博德「總領從宗」《柏梁臺》。光祿勳徐自為《平理清讞》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