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21 (1700-1725).djvu/1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惠王子七人為列侯。絳侯周勃有罪,逮詣廷尉詔獄, 作《顧成廟》。

五年春二月,地震。夏四月,除《盜鑄錢令》,更造四銖錢。 六年冬十月,桃李華。十一月,淮南王長謀反,廢遷蜀, 嚴,道死雍。

七年冬十月,「令列侯、太夫人、夫人、諸侯王子及吏二 千石無得擅徵捕。」夏四月,赦天下。六月癸酉,未央宮 東闕《罘罳》災。

八年夏,封淮南厲王長子四人為列侯。有長星出于 東方。

九年春,大旱。

十年冬,行幸甘泉。將軍薄昭死。

十一年冬十一月,行幸代。春正月,上自代還。夏六月, 梁王揖薨。匈奴寇狄道。

十二年冬十二月,河決東郡。春正月,賜諸侯王女邑 各二千戶。二月,出孝惠皇帝後宮美人,令得嫁。三月, 除關無用。傳詔曰:「道民之路,在於務本。朕親率天下 農,十年于今,而野不加辟,歲一不登,民有饑色。是從 事焉尚寡,而吏未加務也。吾詔書數下,歲勸民種樹 而功未興,是吏奉吾詔不勤,而勸民不明也。且吾農 民甚苦,而吏莫之省,將何以勸焉?其賜農民今年租 稅之半。」又曰:「孝悌,天下之大順也;力田,為生之本也; 三老,眾民之師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 夫之行。今萬家之縣,云無應令,豈實人情?是吏舉賢 之道未僃也。其遣謁者勞賜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 者力田二匹。廉吏二百石以上,率百石者三匹。」及問 民所不便安,而以戶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員令, 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十三年春二月甲寅,詔曰:「朕親率天下農耕以供粢 盛,皇后親桑以奉祭服,其具禮儀。」夏除祕祝,語在《郊 祀志》。五月除肉刑法,語在《刑法志》。六月,詔曰:「農,天下 之本,務莫大焉。今廑身從事,而有租稅之賦,是謂本 末者,無以異也。其於勸農之道未僃。其除田之租稅, 賜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數。」

十四年冬,匈奴寇邊,殺北地都尉卭。遣三將軍軍隴 西、北地、上郡,中尉周舍為衛將軍,郎中令張武為車 騎將軍,軍渭北,車千乘,騎卒十萬人。上親勞軍,勒兵, 申教令,賜吏卒。自欲征匈奴,群臣諫,不聽。皇太后固 要上,乃止。於是以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建城侯 董赫、內史欒布皆為將軍,擊匈奴。匈奴走。春,詔曰:「朕 獲執犧牲珪、幣以事上帝宗廟,十四年于今,歷日彌 長。以不敏不明,而久撫臨天下,朕甚自媿。其廣增諸 祀壇場珪、幣。昔先王遠施不求其報,望祀不祈其福, 右賢左戚,先民後己,至明之極也。今吾聞祠官祝釐 皆歸福於朕躬,不為百姓,朕甚媿之。夫以朕之不德, 而專鄉獨美其福,百姓不與焉,是重吾不德也。其令 祠官致敬,無有所祈。」

十五年春,黃龍見於成紀。上乃下詔議郊祀,公孫臣 明服色,新垣平設五廟。語在《郊祀志》。「夏四月,上幸雍, 始郊見五帝,赦天下,修名山大川嘗祀而絕者,有司 以歲時致禮。九月,詔諸侯王、公卿、郡守舉賢良能直 言極諫者,上親策之,傅納以言。」語在《鼉錯傳》。

十六年夏四月,上郊祀五帝于渭陽。五月,立齊悼惠 王子六人、淮南厲王子三人皆為王。秋九月,得玉杯, 刻曰「人主延壽」,令天下大酺。明年改元。

後元年冬十月,新垣平詐覺謀反,夷三族。春三月,孝 惠皇后張氏薨。詔曰:「間者數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 疫之災,朕甚憂之。愚而不明,未達其咎。意者朕之政 有所失,而行有過與?乃天道有不順,地利或不得,人 事多失和,鬼神廢,不享與?何以致此?將百官之奉養 或費,無用之事或多與?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 非益寡,而計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於古猶有餘,而 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無乃百姓之從事於末以 害農者蕃,為酒醪以靡穀者多,六畜之食焉者眾,與 細大之義,吾未能得其中。其與丞相、列侯、吏二千石、 博士議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遠思,無有所隱。」 二年夏,行幸雍棫陽宮。六月,代王參薨。匈奴和親。詔 曰:「朕既不明,不能遠德,使方外之國或不寧息。夫四 荒之外,不安其生,封圻之內,勤勞不處,二者之咎,皆 自於朕之德薄而不能達遠也。間者累年匈奴並暴 邊境,多殺吏民,邊臣兵吏又不能諭其內志,以重吾 不德。夫久結難連兵,中外之國將何以自寧?今朕夙 興夜寐,勤勞天下,憂苦」萬民,為之惻怛不安,未嘗一 日忘於心,故遣使者冠蓋相望,結轍於道,以諭朕志 於單于。今單于反古之道,計社稷之安,便萬民之利, 新與朕俱棄細過,偕之大道,結兄弟之義,以全天下 元元之民。和親以定,始于今年。

三年春二月,行幸代。

四年夏四月丙寅晦,日有食之。五月,赦天下,免官奴 婢為庶人。行幸雍。

五年春正月,行幸隴西。三月,行幸雍。秋七月,行幸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