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215 (1700-1725).djvu/4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愴。捨身北有石窣堵波,高二百餘尺,無憂王之所建 也。彫刻奇製,時燭神光。《小窣堵波》及諸石龕,動以百 數,周此塋域。其有疾病,旋繞多愈。而窣堵波東有伽 藍,僧徒百餘人,並學大乘教。從此東行五十餘里,至 孤山中有伽藍,僧徒二百餘人,並學大乘法教。華果 繁茂,泉池澄鏡。旁有窣堵波,高三百餘尺,是如來在 昔於此化惡藥叉,令不食肉。從此東南山行五百餘 里,至烏剌尸國。北印度境

烏剌尸部彙考

太宗貞觀 年僧元奘往西域至烏剌尸國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箇失蜜傳》:「僧訶補羅東 南山行五百里,得烏剌尸地二千里,有都城,宜稼穡。」 按《大唐西域記》:「烏剌尸國周二千餘里,山阜連接,田 疇隘狹。國大都城周七八里,無大君長,役屬迦濕彌 羅國。宜稼穡,少華果。氣序溫和,微有霜雪。俗無禮義。 人性剛猛,多行詭詐,不信佛法。大城西南四五里有 窣」堵波,高二百餘尺,無憂王所建也。旁有伽藍,僧徒 寡少,並皆習學大乘法教。從此東南,登山履險,度鐵 橋行千餘里,至迦濕彌羅國。舊曰罽賓訛也北印度境

按罽賓國,見前。由《罽賓》前進為半笯蹉國。

半笯蹉部彙考

太宗貞觀 年僧元奘往西域至半笯蹉國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箇失蜜傳》:「箇失蜜西南 行險七百里,得半笯蹉地二千里。」

按《大唐西域記》:「半笯蹉國,周二千餘里,疇壟狹,山川 多穀稼,時播華果,繁茂多甘。」無葡萄、菴沒羅果、烏 談、跋羅、茂遮等果,家植成林,珍其味也。氣序溫暑,風 俗勇烈。裳服所製,多衣㲲布。人性質直,淳信三寶。伽 藍五所,並多荒圮。無大君長,役屬迦濕彌羅國。城北 伽藍,少有僧徒。伽藍北有石窣堵波,實多靈異。從此 東南行四百餘里,至曷邏闍補羅國。北印度境

曷邏闍補羅部彙考

太宗貞觀 年僧元奘往西域至曷邏闍補羅國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箇失蜜傳》:「箇失蜜西南 行險七百里,又得曷邏闍補羅者,其大四千里,有都 城,多山阜,人驍勇。」

按《大唐西域記》:「曷邏闍補羅國,周四千餘里。國大都 城周十餘里。極險固,多山阜,川原隘狹,地利不豐。土 宜氣序,同半笯蹉國。風俗猛烈,人性驍勇。國無君長, 役屬迦濕彌羅國。伽藍十所,僧徒寡少。天祠一所,外 道甚多。自濫波國至於此土,形貌麤弊,情性獷暴。語 言庸鄙,禮義輕薄,非印度之正境,乃邊裔之曲俗。」從 此東南下山,渡水行七百餘里,至磔迦國。北印度境

磔迦部彙考

太宗貞觀 年僧元奘往西域至磔迦國

按《唐書》不載。按《大唐西域記》,「磔迦國周萬餘里,東 據毗播奢河,西臨信度河。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宜 粳稻,多宿麥,出金、銀、鍮石、銅、鐵。時候暑熱,土多風飆, 風俗暴急,言辭鄙褻,衣服鮮白,所謂憍奢邪衣、朝霞 衣等。少信佛法,多事天神。伽藍十所,天祠數百。此國 已往,多有福舍,以贍貧匱。或施藥,或施食,口腹之資, 行」旅無累。

大城西南十四五里,至奢羯羅故城。垣堵雖壞,基址 尚固,周二十餘里。其中更築小城,周六七里,居人富 饒,即此國之故都也。數百年前,有王號「摩醯邏矩羅。」 唐言大族都治此城。王諸印度,有才智性勇烈,鄰境諸國 莫不臣伏,機務餘閑欲習佛法,令於僧中推一俊德。 時諸僧徒莫敢應命,少欲無為不求聞達,博學高明 有懼威嚴。是時王家舊僮染衣已久,辭論清雅言談 贍敏,眾共推舉而以應命。王曰:「我敬佛法遠訪名僧